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麻冕的意思、麻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麻冕的解釋

亦作“ 麻絻 ”。麻布帽。古時一種禮服。《書·顧命》:“王麻冕黼裳,由賓階隮。”《論語·子罕》:“子曰:‘麻冕,禮也。’” 朱熹 集注:“麻冕,緇布冠也。”《荀子·禮論》:“大路之素未集也,郊之麻絻也,喪服之先散麻也,一也。” 楊倞 注:“麻絻,緝麻為冕,所謂大裘而冕,不用衮龍之屬也。”《南史·儒林傳·沉文阿》:“是以既葬便有公冠之儀,始殯受麻冕之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麻冕”是古代中國的一種禮冠,主要用于祭祀、登基等莊重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麻冕是以麻布或缁布(黑色細布)制成的禮冠,屬于周代禮儀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名稱中的“冕”指代帝王或諸侯的冠帽,“麻”則強調材質。

2.曆史背景與使用場合

3.制作工藝與材質演變

4.相關異稱與擴展

5.文化意義

麻冕體現了古代禮制對服飾材質、工藝的嚴格規範,同時也反映了社會從崇尚古禮向實用節儉的轉變。其演變過程在儒家經典中被多次讨論,成為禮制改革的典型案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尚書》《論語》等文獻原文,或查閱漢典、知網百科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麻冕是什麼意思

麻冕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古代帝王貴族所戴的麻制的冠冕。它是由“麻”和“冕”兩個字組成。麻冕也可以用來泛指古代帝王的冠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麻冕的部首是麻字的“麻”(艸),由5畫組成。麻的本義指大麻植物。冕的部首是冖,由2畫組成。冖是軍的下部分改寫。

來源和繁體

麻冕是漢語詞彙,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時候的漢字不像現在這麼規範,所以繁體字也存在不同的寫法。麻冕的繁體字是麼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有時會使用不同的字形。麻冕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是麻冃(麻字上加上冃字),也有可能是麻冖冕(麻字上加上冖字和冕字)。

例句

1. 古代的皇帝戴着華麗的麻冕,莊嚴而威嚴。
2. 周朝的貴族們在儀式上以麻冕示人,彰顯其尊貴的地位。

組詞

1. 麻繩:由麻制成的繩子。
2. 冕旒:表示戴在帝王冠冕上的圖案和翎毛。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冠冕、冕旒
反義詞:百姓、平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