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冰井的意思、冰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冰井的解释

藏冰的地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 前蜀 贯休 《苦热寄赤松道者》诗:“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鑪中更何适。蝉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宋 陈师道 《魏衍见过》诗:“洒然堕冰井,起粟竖寒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冰井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与文化双重意蕴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字面释义与基本功能

    指古代用于储存天然冰块的深井或地窖。古人冬季采冰后,将其密封储藏于深井或地下窖穴中,利用地下低温环境延缓融化,供夏季取用消暑、保鲜食物或医疗降温。此义项强调其作为储冰设施的实用属性。《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藏冰的地穴”,《辞海》亦解释为“古代藏冰之所”。

  2. 历史建筑与地名实例

    特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冰井建筑。最著名的代表是曹魏时期邺城(今河北临漳)的三台之一——冰井台。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记载:“(铜雀台)北曰冰井台,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晋陆翙《邺中记》亦载:“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此处“冰井”已从泛指设施演变为特定皇家建筑群的名称,兼具储藏、避暑、彰显威仪等功能。

  3. 文学意象与文化象征

    在诗词歌赋中,“冰井”常被赋予清凉、幽深、避世或高洁的意象。诗人借其字面寒意,隐喻环境的清幽或心境的澄澈。如唐代诗人韦应物《题郑拾遗草堂》中“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虽未直用“冰井”,其意境相通;后世文人则常以“冰井”直接入诗,象征远离尘嚣的清凉境界。

“冰井”一词既指代古代实用的储冰设施,也特指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建筑(如邺城冰井台),并在文学领域衍生为承载清凉、高洁意境的经典符号。其含义由实向虚,体现了物质实用性与精神文化性的交融。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中华书局点校本)
  4. 陆翙《邺中记》(古籍辑佚本)
  5. 《全唐诗》及历代诗话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冰井”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字面含义

  1. 古代藏冰的地窖
    这是最核心的释义,指古人用于储存冰块的地下设施。据《水经注·河水五》记载,北魏时期朝廷设有“冰室”,内部配有冰井用于藏冰。唐代诗人贯休在《苦热寄赤松道者》中曾用“冰井融”形容炎热天气下冰窖融化,侧面印证其储冰功能。

  2. 冰川表碛形成的洞穴
    指冰川表面覆盖的碎屑(表碛)因温度升高导致下部冰层融化形成的空洞结构。这一释义多见于地理学领域。


二、引申含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冰井”比喻在恶劣环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典故源于古代冬季凿冰取水的智慧,强调突破困境的能力,例如:“冰井精神”可形容逆境中的创新实践。


相关文献佐证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词引用或历史记载,可查阅《水经注》《全唐诗》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隘角鹌鹑馉饳儿拜官宝磬贬异嬖大夫冰屋卜簭彩藻棰抶赐策蝶魄丢弃方先生凡裔非道德主义奋厉纲银法膏鲜咕弄汉帝台寒暑针齁寝画荻丸熊黄札悔非匠气郊关惊咤鹫翎科道两衙门牢鼎凉扇猎马历块遴聘銮斾虑率梅月圆蒙袂辑屦你死我活胖嘟嘟剽夺萍流强学俏皮窃钩盗国却曲擩祭上务熌熌释梵绶带米朔云司勋踏戽吐漱外伸顽恶惟正之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