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oden printing blocks (usu.made of pear and date wood)] 古代印書的木刻闆,多用梨木或棗木刻成,所以稱雕版印刷的版為梨棗
付之梨棗
(1).梨子和棗子。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名實》:“凡遣兵役,握手送離,或齎梨棗餅餌,人人贈别。” 唐 韋應物 《答僴奴重陽二甥》詩:“貧居煙火溼,歲熟梨棗繁。” 宋 陸遊 《焚黃》詩:“啼呼梨棗憶兒時,駒隙頻經日月馳。”
(2).舊時刻版印書多用梨木或棗木,故以“梨棗”為書版的代稱。 清 方文 《贈毛卓人學博》詩:“ 虞山 汲古閣 ,梨棗燦春雲。”《鏡花緣》第一百回:“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棗,再撰續編,使四海知音以先覩其半為快耶?” 蘇曼殊 《<畫譜>自序》:“爾時 何震 搜衲畫,将付梨棗。”
(3).指交梨火棗。道家所說的仙果。 宋 蘇轼 《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真源結梨棗,世味等糠莝。” 王文诰 輯注引 施元之 曰:“《真誥》: 右英 王夫人 ,授 許長史 曰:‘火棗交梨之樹,已生君心中。猶有荊棘相雜,是以二樹不見。可剪荊棘,出此樹單生。’” 宋 範成大 《次韻施進之惠紫芝術》:“山精媒長生,仙理信可詰。梨棗本寓言,杞菊亦凡質。”參閱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二。
梨棗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植物本義
梨棗原指梨樹與棗樹兩種果木。《說文解字》記載:“梨,果名”“棗,羊棗也”,分别代表薔薇科梨屬和鼠李科棗屬的植物。古代文獻如《詩經·秦風》中“隰有樹檖”(檖即梨)與《孟子》中“養其樲棘”(樲棘為小棗)均有相關記載。
二、印刷引申義
自宋代起,梨棗因木質細膩、適宜雕刻的特性,成為制作印刷雕版的主要材料。清代顧炎武《日知錄》提及“其刻書用梨棗”,指代書籍印刷。該用法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亦被采用,如“付之梨棗”即指刊印書籍。
三、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梨棗”仍保留兩種用法:
“梨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古代雕版印刷常用梨木或棗木制版,因此“梨棗”成為書版的代稱。例如:
指一種名貴鮮食棗類,特征包括:
提示:若需了解梨棗種植技術或古籍印刷工藝細節,可參考農業類或曆史類專業文獻。
遨放寶階八外标準海水不任朝鷄丑婦家中寶璁珩單一電視頻道殿下凍草粉團兒負浪撫轅革造公爺寒衣猾戶煥若幻聽花筒徽績毀軍穢行活翻火上澆油将器兼且角椅烤炙梁麗憭慄裂絕靈關陵弱落意麻搭滿臉春色門阃鬧音音拈華摘豔驽朽女妻偏氣邛竹杖毬燈秋霰舍短録長濕銀鼠狗輩水鷗碩望陶性刓方為圓亡厝尾水五大夫城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