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冶性靈。 唐 馬戴 《同州冬日陪吳常侍閑宴》詩:“陶性聊飛爵,看山忽罷棋。”
“陶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說明:
性情溫和
指人的性情如陶瓷般溫和、善良、柔和,強調性格的溫潤特質。
示例:形容一個人待人接物不急不躁,具有包容心。
陶冶性靈
源于唐代詩人馬戴的詩句“陶性聊飛爵,看山忽罷棋”,意為通過文化活動(如飲酒、賞景)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文學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唐詩,如《同州冬日陪吳常侍閑宴》中“陶性聊飛爵”一句,描述文人雅士借飲酒、觀景等活動修身養性的生活方式。
引申理解
在古籍中,“陶”可指代陶冶、熏染,“性”則指心性或性情,整體強調通過外部環境或行為對内在心性的塑造。
提示:若需進一步查閱完整詩句或出處,可參考《全唐詩》或權威古籍數據庫。
陶性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人的性格像陶器一樣溫柔、柔和、率直。
陶性的部首是阝(阜),總共包含9個筆畫。
陶性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受到陶器的特性啟發而創造。陶器一般柔和、不易破碎,因此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溫柔和善良。
陶性的繁體字是陶性。
根據古籍《說文解字》,陶性在古時候的寫法是「陶倀」,其中「倀」是描寫人物形象的一種字形。
她的陶性使得她特别容易與人相處。
陶瓷、陶藝、陶工、陶瓷器
溫柔、和善、柔和、深情
剛硬、粗暴、狠毒、冷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