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裡婦的意思、裡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裡婦的解釋

(1).同裡的婦人。《漢書·蒯通傳》:“臣之裡婦,與裡之諸母相善也。” 明 高啟 《邯鄲才人嫁為厮養卒婦》詩:“出宮非故顔,裡婦猶相羨。”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序言:“鄉人之酬酢,裡婦之應接。”

(2).泛指平民婦女。 宋 王谠 《唐語林·補遺三》:“及暮将散,忽於曲岸見裡婦攜幼6*女,年方十餘歲。”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裡婦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裡婦"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其核心含義指裡巷中的普通婦人,多帶有身份平凡或見識有限的隱含意味。以下為詳細釋義及文獻依據:


一、基本釋義

裡婦(lǐ fù)

指居住在裡巷中的婦人,特指平民婦女或市井婦人,常與貴族、官宦階層的女性相對。該詞隱含身份卑微、見識淺顯的意味,多見于古代文獻。

來源: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ISBN 9787543200121)第10卷第72頁收錄該詞條,釋為:"鄉裡婦女;平民婦女。"


二、典故與語用分析

  1. 身份象征

    "裡婦"常代指未受教化的底層女性。如《漢書·蒯通傳》載:"束缊乞火,非吾所能也;裡婦效颦,反增其丑。" 以"裡婦效颦"諷刺盲目模仿反露拙态。

    來源:班固《漢書·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道德教化載體

    明清小說常以"裡婦"為反面典型,如《聊齋志異·邵女》中批判"裡婦之仁",指其目光短淺的僞善。

    來源:蒲松齡《聊齋志異》(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 9787532525160)。


三、語義演變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辭源》(第三版)

    釋"裡婦"為:"鄉裡之婦,指平民婦女",引《漢書》及清代筆記用例。

    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ISBN 9787100048097)"裡"部。

  2. 《古代漢語詞典》

    标注其隱含"粗俗無知"的貶義色彩,多見于道德訓誡文本。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55644)第987頁。


"裡婦"是具階級色彩的古代稱謂,需結合語境理解其隱含的社會評價。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但仍是解讀古籍的重要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裡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 同裡的婦人:指居住在同一個鄉裡或鄰裡中的婦女,強調地域關聯性。
    • 泛指平民婦女:擴展為對普通女性百姓的統稱,不局限于特定居住範圍。
  2. 文獻出處

    • 最早見于《漢書·蒯通傳》:“臣之裡婦,與裡之諸母相善也”,此處指鄰裡間的女性交往。
    • 宋代王谠《唐語林》記載“裡婦攜幼女”,描繪平民婦女的生活場景。
  3. 使用示例

    • 明代高啟詩中“裡婦猶相羨”,通過對比凸顯人物身份變化後的落差。
    • 現代例句如“商場裡婦女摩肩接踵”,體現詞義泛化後的日常用法。

“裡婦”一詞兼具具體(同裡女性)與泛指(平民婦女)雙重含義,其語義演變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女性身份認知的層級性。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唐語林》《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敗倒飽覽暴下崩沮碧露賓詹岔路口坼剖鉏麛春澤村鬼當物達郁鬥糧繁穢伏路敷腴绠短絶泉瑰貨桂劇詭論鼓鳍晃曜穢臭慧水藉不得旌旂金秋蠲棄勘實快蟹窾竅刲刳狼羔子老亞公儽儽療效李郭仙舟理氣籠街灤京露眠率更令明月鲵桓弄斧班門清發傾曲毵珊沙魚鞘審備繩勒神州華胄射石飲羽勢不可當束缣孫絡縮慄銅面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