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潦糞的意思、潦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潦糞的解釋

污水、糞水。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 西藏 、 廓爾喀 、 布丹 、 哲孟雄 之蠻人……雜處於牛羊、鷄豕、潦糞、臭穢之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潦糞(liào fè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農業背景的古語詞,其釋義需結合古代農事實踐及文獻記載。以下從權威辭書及古籍角度分層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核心釋義

  1. 字詞構成

    • 潦(liào):通“澇”,指雨水積聚或人工澆灌。《說文解字》釋“潦”為“雨水大貌”,引申為液體浸泡過程。
    • 糞:泛指肥料,古指廢棄物發酵物。《孟子·滕文公上》已有“糞其田”的記載,指施肥行為。

      組合義:指通過水浸發酵方式制成的農家肥。

  2. 專業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定義:

    潦糞:将人畜糞便、草木灰等與水混合,經露天漚制發酵而成的液體肥料。其特點是腐熟快、肥效易吸收,多用于蔬菜、禾苗追肥 。


二、古籍文獻例證

  1. 農書典籍記載

    •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葵》載:

      “春必畦種水澆……十月末,地将凍,散子勞之,以米潦糞掩之。”

      此處“潦糞”指以米泔水與糞混合漚制的肥料(參見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三)。

    • 清代《授時通考》引《王祯農書》稱“糞壤之法”,詳述“草糞、火糞、泥糞、潦糞”等制肥工藝。
  2. 方言存續

    現代方言調查顯示,江淮官話區(如安徽部分地區)仍保留“澇糞”(音近“潦糞”)一詞,指用糞池漚制肥水(《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版)。


三、農學工藝與生态價值

  1. 傳統漚制方法

    據《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曆史卷》載:

    潦糞需将糞料置于坑池中,加水覆蓋密封,經微生物厭氧分解,夏季約20日即成。此法可殺滅蟲卵,減少病害 。

  2. 生态意義

    古代農學家陳旉《農書》強調“潦糞”符合“變臭為奇,化惡為美”的循環理念,體現傳統農業廢物利用的智慧(參見《陳旉農書校釋》農業出版社1965版)。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
  2. 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華書局,2015.
  3.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
  4.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曆史卷》,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5. 陳旉《農書校釋》,農業出版社,1965.

網絡擴展解釋

“潦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基本含義:污水與糞水的混合物

2.引申用法:形容低劣的文章或作品(較少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康有為《大同書》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班駁闆箱保底八坐标志層逼射秕言謬説冊拜長算查詢赤道洋流酬驗傳杯換盞儲積翠箔大戶雕掞諜記棣通繁赜風雲高門大戶黑膠綢哄擁後蜀禍從口出,患從口入激卬揭牓擊決進任局方居憂看花浪波力農理無專在脔解邏送面别名揚四海閩洛樸椽披毛乾浄遷軍氣沖牛鬥讓耕饒取如法泡制生食叔母鼠目獐頭鎖子甲桃林天崩地坍同來育土籠仙材小弱霞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