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激卬的意思、激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激卬的解釋

見“ 激昂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激卬(亦作“激昂”)是漢語中形容情緒或聲音高亢激烈的詞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三方面:

一、基本釋義

  1. 情緒激越奮發

    指情緒高漲、振奮,常與“慷慨”連用,形容精神昂揚、意氣風發。

    :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轲刺秦前“複為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展現悲壯激昂之情 。

  2. 聲音高亢激烈

    形容聲調激烈昂揚,富有感染力。

    :陶淵明《詠荊轲》中“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即描繪音樂由悲轉昂的起伏 。

二、引申與用法

  1. 氣勢或曲調的強化

    可引申為事物氣勢雄壯(如“激昂的浪潮”)或音樂曲調跌宕(如古琴曲《廣陵散》的激昂段落) 。

  2. 古今用字差異

    “卬”為“昂”的古字,《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明确标注“激昂”為規範詞形,古籍中“激卬”與“激昂”通用,現代漢語推薦使用“激昂” 。


權威引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激卬”是“激昂”的異體寫法,讀音為jī áng,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 振奮激勵
    指通過言語或行動激發人的鬥志與勇氣。例如《列女傳·王章妻女》中,妻子用嚴厲的言辭激勵丈夫,以及清代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中提到的“危急之秋,激昂忠義”。

  2. 激怒以促人感悟
    通過強烈的情緒表達使人醒悟。如《文選·揚雄〈解嘲〉》中,範雎通過激怒君主來促使對方接納自己的主張。

  3. 情緒或語調的奮發昂揚
    形容情感、言辭等激烈而高亢的狀态。例如漢代傅毅《舞賦》中的“嘳息激昂”,以及現代語境中形容演講時“語調激昂,事實雄辯”。

近義詞:高昂、激越
反義詞:消沉、低沉

需注意,此詞在現代漢語中多使用“激昂”的寫法,而“激卬”多見于古籍或特定引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文選》注疏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衣大士不看佛面看金面岔口秤鈎赤韨侈泰蟲篆丹頂亶甫東鄉敦睦耳伴法岸風雨燈拊嗟蓋飯告殂高勝關小骨棒歸僑滑液化雨春風駕鴻街坊機符近房井臼瘠貧蹶角受化絶長繼短口墜天花匡濟朗白蘭花指流觞曲水盧仝門子面揚目眦饢糟娘娘廟牛錄額貞耦耕泡騰蓬荜偏邦平虛平衍曠蕩泉府驅逐令傻角讪疵筮蔔守精思次無論無容香朗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