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指 宋 太醫局所定之藥方,後亦泛稱一般通用的方劑。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説·論語·為政篇七》:“是知夫子即遇涸寒烈熱之疾,終不以附子、大黃嘗試而著為局方。”
“局方”是一個與中醫藥相關的曆史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曆史起源
最初指宋代太醫局(官方醫藥管理機構)頒布的标準化藥方。宋代官方曾編修《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是首部由國家制定的成藥配方手冊,标志着中醫藥方劑标準化的重要進程。
詞義演變
後逐漸泛化為“通用方劑”的代稱,即經過驗證且廣泛適用的經典藥方。例如清代王夫之在文獻中提及“局方”時,已不限于宋代原方,而是指通行藥方。
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可指代官方認證或臨床驗證有效的固定處方,例如《局方》中記載的藿香正氣散、四物湯等方劑至今仍被使用。
補充說明
需注意該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側重:曆史文獻中多指宋代官修藥方,而現代讨論中醫藥時可能更強調其“經典通用性”。關于具體方劑的應用,建議參考權威醫學資料或咨詢專業醫師。
《局方》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通常表示某個機構或組織的官方部門。這個詞可以用來指代政府部門、公司部門、學校部門等。
《局方》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屍”和“方”,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2畫和4畫。
《局方》的來源與古代的行政機構有關。在古代,封建統治者治理國家時會劃分不同的行政區域,每個區域都設有一個官方部門,負責管理和監督該區域的事務。這個官方部門就被稱為“局方”,後來逐漸演變為現代意義上的“局方”。
《局方》的繁體寫法為「局方」。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的《局方》字可能會使用一些古體字或變體字進行表達,具體的寫法因時代和地域而異。
1. 我們需要向市政局方面咨詢相關規定。
2. 這份文件需要經過公司的各個部門和局方批準。
局長、局務、刑偵局方、財政局方、教育局方。
部門、機構、機關、處所。
民間、非官方、私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