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蓋上玺印的文書封口。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 元封 元年, 浮忻國 貢蘭金之泥……常以此泥封諸函匣及諸宮門,鬼魅不敢幹。當 漢 世,上将出征,及使絶國,多以此泥為璽封。”
“玺封”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指中國古代皇帝授予貴族爵位或封號的儀式,通過頒發玺印文書确認其地位與特權。這一儀式體現了封建社會中皇權的集中與權威性,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獲得特殊榮譽或權力。
指用皇帝玺印密封重要文書的行為,尤其在漢代及以後:
兩種含義均與“玺”(帝王印信)直接相關,前者側重禮儀制度,後者側重實際應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可參考晉代王嘉《拾遺記》等古籍記載。
玺封是指利用玺印來封賜官職、尊號等的一種儀式。在古代,封賜是一種正式的稱謂和榮譽,通過玺封,可以确立某人的身份地位或者給予特權。
玺封的拆分部首為玉和封,筆畫分别為8畫和9畫。
《玺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會。在這種社會中,皇帝被視為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當皇帝要給予人民官職或榮譽時,就會借助玺印來表明自己的意願。玺封的繁體字為“璽封”。
在古時候,玺封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古文将“玺”寫作“璽”,将“封”寫作“封”。這種寫法更加繁複,體現出古代漢字的藝術韻味。
1. 皇帝親自使用玉玺将那位功勳卓著的将軍封為侯爵。
2.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許多名人都曾受到過玺封的榮譽。
1. 玺印:指用于封賜的印章。
2. 玺書:指以玺印封存的文件或信件。
3. 玺令:指皇帝以玺印發出的命令。
封印、冊封
解封、開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