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洗耳翁的意思、洗耳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洗耳翁的解釋

指 許由 。 唐 李白 《古風》之二四:“世無洗耳翁,誰知 堯 與 跖 !”參見“ 洗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洗耳翁,漢語複合詞,由“洗耳”與“翁”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典故,指代品行高潔、厭棄世俗名利、避世隱居的賢者或老者。以下為詳細解釋:

  1. 核心釋義 指代品行高潔、厭棄世俗名利、避世隱居的賢者或老者。該詞蘊含強烈的道德褒揚色彩,強調人物對世俗污濁(尤指功名利祿)的極度厭惡與主動疏離。

  2. 詞源典故 其意源于上古高士許由的著名傳說:

    • 許由洗耳:相傳堯帝欲将天下禅讓給許由,許由認為這種世俗功名玷污了他的耳朵,便跑到颍水邊清洗耳朵以示拒絕,表達其超然物外、不慕榮利的高潔情操。(此典故記載于《莊子·逍遙遊》等先秦典籍,是“洗耳”一詞的最早出處。)
    • “翁”的含義:“翁”指老年男子,在此詞中既表示年長,也帶有尊敬意味,強調其德高望重。
  3. 引申義與用法

    • 避世隱居的象征:“洗耳翁”成為隱逸文化的典型符號,代表一種主動遠離政治紛争、權力傾軋,追求精神自由與人格獨立的生活方式。
    • 清高品格的代稱:用以形容或指代那些堅守道德底線、不為世俗誘惑所動、具有超凡脫俗精神境界的人。
    • 文學意象:常見于古典詩詞文賦中,用以寄托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或對現實污濁的不滿。如唐代王維《青溪》有“請留盤石上,垂釣将已矣”之句,雖未直言“洗耳”,但意境相通,後世常将此類意象與許由精神關聯。(王維詩歌體現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是“洗耳翁”精神在文學中的體現。)
  4. 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對“洗耳翁”的解釋明确指向許由典故,定義為“指厭聞世事的高士”。(參見《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510頁)
    • 《辭源》:在“洗耳”詞條下詳述許由故事,并指出“後因以‘洗耳’表示厭聽世事,以‘洗耳翁’指高潔的隱士”。(參見《辭源》(修訂本)第三冊,第1803頁)

“洗耳翁”是一個承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詞語,特指以許由為代表的、因厭棄世俗名利(尤指權位)而避世隱居的高潔賢者,象征着超凡脫俗、堅守本真的精神品格。其核心在于對“洗耳”這一标志性行為的文化認同與精神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

“洗耳翁”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洗耳翁指許由,是古代傳說中的隱士。據《高士傳》記載,堯帝欲将帝位禅讓給許由,許由認為此言污染了自己的耳朵,遂到颍水邊洗耳,以示清高。後世用此詞代指超脫世俗、不願介入紛争的高潔之士。


二、典故與出處

  1. 核心典故:
    許由因拒絕接受帝位而洗耳,成為淡泊名利的象征。此故事衍生出“洗耳”“巢由耳”等詞彙,均與隱逸文化相關。

  2. 文學引用:
    唐代李白在《古風·其二十四》中寫道:“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借“洗耳翁”諷刺當時社會缺乏高潔之士。


三、引申含義


四、常見誤讀

部分解釋(如)将其泛化為“虛心聽取意見”,實為混淆了“洗耳恭聽”等近義成語的用法。需注意:“洗耳翁”特指許由典故,強調避世高潔,而非單純謙虛。


如需進一步了解許由相關典故,可參考《莊子·逍遙遊》及《高士傳》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弓八寶菜敗水悲響編劇不步人腳才氣過人朝官俦夷雕勵蹀踥而往煩憺規範性文件故籍谷口真雇讬海檝漢臯紅蠃黃祚家丑不可外談見賢揀閲交湊嘉珍京腔急怒絶人拘翦曠窅臨按利他冒寵冒橛目攝平射炮坡壠鎗洋竅眼起服绮栊起儛儒哲桑野三維空間上池善知識沙灘神情涉趣水蛇跳百索脫凡王宇晚節不終瓦塼文鼎文字改革五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