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洗耳翁的意思、洗耳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洗耳翁的解释

指 许由 。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四:“世无洗耳翁,谁知 尧 与 跖 !”参见“ 洗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洗耳翁,汉语复合词,由“洗耳”与“翁”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源于古代典故,指代品行高洁、厌弃世俗名利、避世隐居的贤者或老者。以下为详细解释:

  1. 核心释义 指代品行高洁、厌弃世俗名利、避世隐居的贤者或老者。该词蕴含强烈的道德褒扬色彩,强调人物对世俗污浊(尤指功名利禄)的极度厌恶与主动疏离。

  2. 词源典故 其意源于上古高士许由的著名传说:

    • 许由洗耳:相传尧帝欲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认为这种世俗功名玷污了他的耳朵,便跑到颍水边清洗耳朵以示拒绝,表达其超然物外、不慕荣利的高洁情操。(此典故记载于《庄子·逍遥游》等先秦典籍,是“洗耳”一词的最早出处。)
    • “翁”的含义:“翁”指老年男子,在此词中既表示年长,也带有尊敬意味,强调其德高望重。
  3. 引申义与用法

    • 避世隐居的象征:“洗耳翁”成为隐逸文化的典型符号,代表一种主动远离政治纷争、权力倾轧,追求精神自由与人格独立的生活方式。
    • 清高品格的代称:用以形容或指代那些坚守道德底线、不为世俗诱惑所动、具有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人。
    • 文学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文赋中,用以寄托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对现实污浊的不满。如唐代王维《青溪》有“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之句,虽未直言“洗耳”,但意境相通,后世常将此类意象与许由精神关联。(王维诗歌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洗耳翁”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
  4.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对“洗耳翁”的解释明确指向许由典故,定义为“指厌闻世事的高士”。(参见《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510页)
    • 《辞源》:在“洗耳”词条下详述许由故事,并指出“后因以‘洗耳’表示厌听世事,以‘洗耳翁’指高洁的隐士”。(参见《辞源》(修订本)第三册,第1803页)

“洗耳翁”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典故性词语,特指以许由为代表的、因厌弃世俗名利(尤指权位)而避世隐居的高洁贤者,象征着超凡脱俗、坚守本真的精神品格。其核心在于对“洗耳”这一标志性行为的文化认同与精神推崇。

网络扩展解释

“洗耳翁”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洗耳翁指许由,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据《高士传》记载,尧帝欲将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认为此言污染了自己的耳朵,遂到颍水边洗耳,以示清高。后世用此词代指超脱世俗、不愿介入纷争的高洁之士。


二、典故与出处

  1. 核心典故:
    许由因拒绝接受帝位而洗耳,成为淡泊名利的象征。此故事衍生出“洗耳”“巢由耳”等词汇,均与隐逸文化相关。

  2. 文学引用:
    唐代李白在《古风·其二十四》中写道:“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借“洗耳翁”讽刺当时社会缺乏高洁之士。


三、引申含义


四、常见误读

部分解释(如)将其泛化为“虚心听取意见”,实为混淆了“洗耳恭听”等近义成语的用法。需注意:“洗耳翁”特指许由典故,强调避世高洁,而非单纯谦虚。


如需进一步了解许由相关典故,可参考《庄子·逍遥游》及《高士传》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哀哇瘢耆并蒂噆食常武池亭翅子冲齓当口儿当堂道德信念调历跌了下巴钝顔犯节反坐粉汗公布犷悍顾顾闺爱归福荒閲坚蚕奸唯加强经过戟支陖陗雷门鹤犁扫柳眉剔竖躘踵马哈鱼贸易面喻迷谬名部目笑僻介平居跷足而待轻手轻脚侵晚瘸腿伤脑筋山水画沈叹瘦羊博士水线四祸谈俳天吃星痛感颓芜晩景为虎添傅翼握中肖物谢安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