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涉趣的意思、涉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涉趣的解釋

(1).謂有意趣的。多指景色。 唐 錢起 《仲春晚尋覆釜山》詩:“況我愛青山,涉趣皆遊踐。”

(2).尋賞風景。 明 王慎中 《遊麻姑山》詩:“繄予慕真勝,涉趣不知遠。”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涉趣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涉趣是漢語中一個富有文學意蘊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涉”的本義

    在《說文解字》中,“涉”指徒步渡水(如“跋山涉水”),引申為“進入、涉及”某一領域或狀态。現代漢語中多表示“關連、牽連”,如“涉及”“涉足”。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2. “趣”的涵義

    “趣”古義為“趨向”(《說文》:“趣,疾也”),後演變為“興味、旨趣”,如“興趣”“雅趣”,強調主觀的審美體驗或精神愉悅。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二、複合詞“涉趣”的釋義

“涉趣”由“涉”與“趣”組合而成,其核心意義為:

主動接觸或沉浸于能引發興趣的事物,從而獲得審美享受或心靈愉悅。常見于描述自然觀賞、藝術創作等場景,隱含主體與客體間的互動關系。

典型用例分析

  1. 古典文學中的意境營造

    如唐代詩人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夜登華子岡,辋水淪漣,與月上下……倘能從我遊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此處“深趣”即“涉趣”的體現,指山水之景引發的高雅意趣。

    來源:《全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

  2. 藝術鑒賞理論

    明代董其昌《畫禅室隨筆》論畫:“畫家以古人為師,已自上乘,進此當以天地為師。”強調創作者需親身“涉”入自然,方能捕捉物象之“趣”。

    來源:《中國畫論類編》(人民美術出版社)


三、近義詞辨析


四、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語境中,“涉趣”多用于:

  1. 文化評論:如“園林設計需引人涉趣,步移景異”(《中國園林藝術論》);
  2. 教育領域:主張“引導學生涉趣而學,激發内生動力”。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ISBN 978-7-101-00329-0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01595-4
  3. 董其昌《畫禅室隨筆》,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ISBN 978-7-5340-3098-0
  4. 宗白華《中國園林藝術論》,人民出版社,ISBN 978-7-01-005678-2

網絡擴展解釋

“涉趣”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形容景色富有意趣

指自然風光或場景具有引人入勝的情趣,多用于詩文描寫。
例句:唐代錢起《仲春晚尋覆釜山》詩:“況我愛青山,涉趣皆遊踐。”
解析:此處通過“涉趣”表達青山景色的生動意趣,體現自然之美的吸引力。

2.指主動尋訪、賞玩風景

表示對景色的探索和欣賞行為,強調人與自然的互動。
例句:明代王慎中《遊麻姑山》詩:“繄予慕真勝,涉趣不知遠。”
解析:詩中“涉趣”描繪了詩人因向往美景而不覺路途遙遠的沉浸狀态。

用法特點

現代延伸

“涉趣”也被用作鞋類品牌名稱(甯波博洋集團旗下品牌),此為現代商業領域的衍生用法,與古義無直接關聯。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詞源考證,可參考古籍《全唐詩》《明文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壩班姬扇本格拉寒流慘不忍聞赤精絺裘穿弊慈良帶孝盜墓得魚忘荃狄狄遁迹多辟奉詢格套閣仔工交廣從悍暴含吮禾把皇孋節撡解道诘實吉呵德技士機械能圹志斂影列傳陵汩論籑躶身馬牌民賦男花黏澀平底足品制僻野拳揖觞詠奢盼獸火霜侵恕亮跳讀貼運尉他偎倚霧廓下火下酒物相體賢英銷弭謝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