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母的别名。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鳥獸草木上》:“水母亦曰蝦蛇,亦名海月,土人為鱠,謂之雪鱠。”
“蝦蛇”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若在古籍或文學作品中遇到“蝦蛇”,優先理解為“水母”。若需确認成語用法,建議參考更多權威詞典或文獻(如的表述需進一步查證)。
《蝦蛇》是一個形容詞詞語,用來形容某些生物或事物的外貌或形狀奇特、難以想象。通常表示形狀既像蝦又像蛇的樣子。
《蝦蛇》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虍和虍,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2畫。
《蝦蛇》這個詞來源于《莊子·秋水篇》中的一句話:“聞說上古之人,凡智者必有所慮,如耕織蠶叢蜀之謂也。夫羅網蛛鼠之所緣者,蝦蛇之所畏也。”此處所指的“蝦蛇”即指的是世間一種形狀奇特的生物。後來,人們将其引申為形容神奇或奇特的事物。
《蝦蛇》的繁體字為「蝦蛇」。
在古代,「蝦蛇」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字形的演變和變異。但一般來說,古代漢字将「蝦蛇」寫作「蝦蛇」。
1. 這個魔幻小說中描述了一個奇特的蝦蛇生物。
2. 那幅畫中的動物看起來像是一隻蝦蛇。
1. 蝦蛇魚 (形容某種生物既有蝦、蛇和魚的特征)
2. 蝦蛇異象 (形容某種神秘事件或景象)
3. 蝦蛇舞 (形容某種舞蹈動作或舞蹈形式)
1. 奇特
2. 神奇
3. 奇幻
1. 普通
2. 常見
3. 平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