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對本的意思、對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對本的解釋

[(of profits or interests) be equal to the capital;one hundred percent interest] 利潤或利息跟本錢相等

詳細解釋

(1).對着本子。本,泛指書卷、畫幅等。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僧道科目》:“念經、讀經之異,疑為背誦與對本雲。”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紹興禦府書畫式》:“應搜訪到古畫……令書房依元樣對本臨摹。”

(2).利潤或利息同本錢相等。 沙汀 《淘金記》十七:“任何東西過一道手就漲價了,往往一個對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本”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本”在漢語中為多義詞,核心含義指事物的根源或主體,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草木的根莖

    指植物生長于地下的部分,與“末”(枝葉)相對。如《說文解字》:“本,木下曰本。”引申為事物的根本或起源。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2. 事物的主體或基礎

    指核心部分或原始狀态。例如“根本”“本質”,強調基礎性地位。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3. 書冊、賬簿

    指裝訂成冊的文書,如“書本”“賬本”。因古代書籍以竹木為材質,故從“木”部。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引申義項

  1. 原來的、固有的

    如“本性”“本能”,指與生俱來的特質。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

  2. 當前的、自己方面的

    如“本地”“本人”,表示所屬或當下範疇。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三、文化内涵

“本”在傳統文化中與“末”對立,形成“本末”哲學概念,強調主次關系(如《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此思想滲透于倫理、經濟等領域,體現中華文化對根源性的重視。

來源:《中國哲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漢語工具書,涵蓋“本”的核心義項及文化延伸,引用來源均為學界公認經典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

“對本”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經濟領域的釋義

指利潤或利息與本金相等。這一用法常見于金融或商業語境,表示收益達到本金100%的比例。例如:

2.古漢語中的釋義

表示“對着書本、畫冊等臨摹或核對”,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

補充說明

需注意現代漢語中“對本”的誤用場景。例如“對本職工作一絲不苟”(例句),此處“對本”實為介詞結構(“對”+“本職工作”),而非獨立詞語,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以上釋義綜合了古代文獻用法與經濟術語,更多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闇莫白鶴翎本洋鞭墓弁目辯析佛頭著糞參語常武醇醴觸突蕩憑大雄寶殿防範封鵝粉骨糜身佛郎釜中魚耕耘樹藝共事共挽鹿車功行回敷剨豁蚧搔赆敬機趣九階九英肯構肯堂浪子回頭金不換良辰吉日六晉盧橘麻蛋買辦民欲紐子噴雲洩霧鬐發親劄觑看染尚人事代謝桑莖實適婚市亭市掾收缭首日封說唱文學松寬誦覽讨取梯霞銅壺滴漏偉妙無事不登三寶殿香桃骨弦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