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曉月的意思、曉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曉月的解釋

拂曉的殘月。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陵王墓下作》詩:“曉月發 雲陽 ,落日次 朱方 。” 唐 李群玉 《自澧浦東遊江表》詩:“哀碪擣秋色,曉月啼寒螿。” 宋 柳永 《殢人嬌》詞:“曉月将沉,征驂已鞴。愁腸亂,又還分袂。” 曹禺 《原野》第三幕:“左半個天懸着半輪曉月,如同一張薄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曉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解釋:

一、基本含義

“曉月”指拂曉時分的殘月,即天将亮但月亮尚未完全消失的狀态()。此時月亮常呈現半明半暗的景象,如曹禺《原野》中描述的“半輪曉月,如同一張薄紙”。


二、文學意象

  1. 自然意境
    常用于詩詞中渲染清冷、孤寂的氛圍,例如:

    • 謝靈運《廬陵王墓下作》:“曉月發雲陽,落日次朱方”;
    • 李群玉《自澧浦東遊江表》:“曉月啼寒螿”。
  2. 情感寄托
    可象征思念、離别或時光流逝,如柳永《殢人嬌》中“曉月将沉,征驂已鞴”暗含愁緒。


三、其他延伸

  1. 作為人名
    在東亞文化中,“曉月”可作為女性名字,寓意聰慧、柔美()。
  2. 近義對比
    與“殘月”類似,但更強調時間節點(拂曉),而“殘月”泛指月相。

四、典型例句


如需更詳細詩詞出處或文化内涵,可參考漢典、古典詩詞集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曉月的意思

曉月(xiǎo yuè)是漢語詞彙,形容月亮在清晨出沒的景象。曉月既指清晨的月亮,也可以比喻希望與美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曉月的拆分部首是日(rì),表示與太陽和光明有關。根據漢字拆字的規則,曉月的總筆畫數為9,包括“日”字部首的4畫和“月”字的5畫。

來源與繁體

曉月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和詩詞中。在古代文人的筆下,曉月常常用來描繪清晨的月亮或寓意美好希望。

曉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曉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不完全相同。曉月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是「曉月」,其中「曉」指的是天剛亮,日出的時候;「月」指的是月亮。

例句

1. 清晨的曉月挂在天空,照亮了大地。

2. 詩人筆下的曉月,寄托着無盡的美好與希望。

組詞

1. 曉月明星(形容美麗的明亮的星星)

2. 曉月當空(形容月亮懸挂于天空)

3. 曉月初現(形容清晨時分月亮剛剛露出)

近義詞

1. 清晨的月亮

2. 晨月

反義詞

夜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