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德的意思、砥德的詳細解釋
砥德的解釋
砥砺德行。《淮南子·道應訓》:“ 文王 砥德脩政,三年而天下二垂歸之。” 南朝 宋 鮑照 《與伍侍郎别》詩之一:“欽哉慎所宜,砥德乃為盛。”
詞語分解
- 砥的解釋 砥 ǐ 〔砥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國三門峽)那樣屹立在黃河激流中,喻中堅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細的磨刀石:砥石。砥砺。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網絡擴展解釋
“砥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砥砺德行”,即通過自我磨煉來提升道德修養。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在品德上不斷自我磨砺和完善,強調通過實踐和反思來培養高尚的德行。
- 單字拆解:
- 砥:原指細密的磨刀石,引申為“磨煉、修養”,如“砥節砺行”。
- 德:指道德、品行,如《論語》中“為政以德”的“德”。
2.文獻出處
- 古代典籍:
- 《淮南子·道應訓》記載:“文王砥德脩政,三年而天下二垂歸之。” 指周文王通過修養德行、改善政績,使天下歸附。
- 南朝鮑照《與伍侍郎别》詩雲:“欽哉慎所宜,砥德乃為盛。” 強調以砥砺德行成就卓越。
3.現代應用
- 語境:多用于強調個人修身或教育領域,如“青年當砥德修身,方能擔大任”。
- 近義詞:修身、砺行、修德。
4.文化内涵
- 儒家思想中,“德”是立身之本,“砥德”體現了傳統文化對自我完善的追求,與“克己複禮”“見賢思齊”等理念一脈相承。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典和滬江詞典的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砥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磨石和修身立德。現在我來給你詳細解答你提出的問題。
拆分部首和筆畫:
《砥德》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石和心,其中石是旁部,心是主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
《砥德》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砥石作為一種磨削工具,被人們用來磨石成文,代表着修身立德的過程。
繁體:
《砥德》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砥德》這個詞的寫法使用的是篆書或者隸書形式,具體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上仍然保持了磨石修身立德的含義。
例句:
1. 他一直秉持着砥德的信念,追求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組詞:
《砥德》這個詞可以和其他詞語搭配使用,如砥石、德行等。
近義詞:
磨石修身、磨砺品行、修身養性等都可以作為《砥德》的近義詞。
反義詞:
放縱堕落、不修身德等可以作為《砥德》的反義詞。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再次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