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館名。 漢 公孫弘 所建。《西京雜記》卷四:“ 平津侯 自以布衣為宰相,乃開 東閣 營客館,以招天下之士。其一曰 欽賢館 ,以待大賢。”
“欽賢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指尊崇賢能之士的場所,常用于形容重視人才、推崇賢德的環境或機構。
曆史起源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丞相公孫弘以平民身份被擢升為宰相後,為招攬天下賢才,特設“東閣客館”,其中第一座名為“欽賢館”,專門用于接待大賢之士。
功能與象征
該館不僅是實際存在的客館,更象征對賢能的敬重和求才若渴的态度。後世也借其名,代指推崇人才的組織或環境。
部分資料提到晉代賈思勰《晉書》中的“欽賢館”機構,但更權威的文獻(如、7)均指向漢代公孫弘。兩者可能為不同曆史時期的同名機構,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西京雜記》或漢代史書原文。
《欽賢館》是指一個古代的文化學府或書院,用以培養人才,傳承知識。這個詞彙中的"欽"指的是高度尊敬,"賢"指的是有才德的人,"館"則表示學府或書院。
根據《康熙字典》,《欽賢館》中的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欽賢館》這個詞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用于形容官方設立的培養優秀人才的機構。由于簡化字的推廣,現代通用的簡體字是“欽賢館”,而繁體字則是“欽賢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因此《欽賢館》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在隋唐時期,欽字的寫法為“欽”;在宋代,則采用“儭”作為“賢”的寫法;而館字在古代則有多種異體字,如“館”、“舘”等。
1. 欽賢館是培養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場所。
2. 他曾在一所地位崇高的欽賢館擔任教職。
1. 組詞:學府、書院、師範學校、研究院
2. 近義詞:廟學、國子監、大成殿
3. 反義詞:庸才寺、無知酒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