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寶券的意思、寶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寶券的解釋

金 代的一種紙币名。《金史·食貨志三》:“﹝ 貞祐 三年﹞七月,改交鈔名為貞祐寶券。”《金史·食貨志三》:“大鈔滞則更為小鈔,小鈔弊則改為寶券,寶券不行則易為通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寶券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詞彙,其核心意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寶券”指代具有特殊價值的紙質憑證,常見于古代貨币或貴重物品的兌換單據。《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珍貴錢币或票證”,其中“寶”強調物品的珍稀屬性,“券”則指官方或商家發行的信用憑證。

  2. 曆史貨币名稱

    在金代經濟史中,“寶券”作為紙币名稱出現。例如金宣宗貞祐年間(1213-1217年)發行的“貞祐寶券”,因戰亂導緻金屬貨币短缺而流通,後因濫發引發通貨膨脹(參考《中國曆史貨币大辭典》記載)。

  3. 現代語境延伸

    近現代語境中,“寶券”可指代商業機構發行的禮券、折扣券等。例如民國時期上海永安公司發行的“永安寶券”,具有購物抵值功能(《近代商業史料彙編》案例)。

  4. 文化象征意義

    該詞常承載財富寓意,古典文學中多用于描述珍貴信物。元代雜劇《趙氏孤兒》唱詞“藏寶券,護遺孤”,即以“寶券”象征家族傳承的重要信物。

  5. 相關詞彙對比

    與“寶鈔”(如明代“大明寶鈔”)側重國家貨币的屬性不同,“寶券”更多體現商業信用功能,這一差異在《東亞貨币史比較研究》中有詳細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寶券”一詞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1. 現代含義(作為成語)
    由“寶”(寶貴)和“券”(憑證)組成,形容極其重要且具有價值的憑證或證書。例如身份證、重要文件或證券等。

    • 結構:形容詞+名詞。
    • 例句:

      我的身份證是我最重要的寶券,守護它如同守護生命。
      企業持有的專利證書是其技術創新的寶券。

  2. 曆史含義(金代紙币)
    指中國金代(1115-1234年)發行的一種紙币名稱。據《金史》記載,貞祐三年(1215年)改交鈔為“貞祐寶券”,後因通貨膨脹多次更替為其他貨币名稱。

兩種解釋分别適用于不同場景:現代用法強調憑證的價值屬性,曆史用法則為特定時期的貨币名稱。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巴黎子豹子馬辨理秉旄比特補遂財産掣襟露肘砀基憚人典子渡頭獨帚封恨風雞歌拍遘逆軌制蚝甲花白狟豬悔憾毀瘠講古鑒湖女俠蕉紗偈偈均派駿穩看親老爺廟蠟人雷部雷公琴雷殛遼邊臨終龍猛軍呐鈍倩女啓陳棄惡從善清儉去日潤改上慢下暴詩啓水牛過河贖缣說話絲絇瑣帏踏鞽體料土骨萬古文心雕龍霞粲崄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