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用的一種蠟燭,長二寸餘。較長者叫做“大雙包”。《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外面早有山上山下遠村近鄰的許多老少男女都來上祭;也有拿陌紙錢來的……還有買對小雙包蠟,打着箍高香,一定要點上了蠟燭香才磕頭的。”
根據多個權威詞典的釋義,"小雙包"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祭祀用的一種傳統蠟燭,長度約二寸(約6.6厘米),其較長的版本稱為"大雙包"。該詞最早見于清代小說《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
二、詳細說明
三、現代應用 如今該詞多出現于民俗研究、古典文學解讀領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詞典将其誤歸為"成語",實際應為傳統器具的特指名詞。
建議查閱《兒女英雄傳》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獲取更詳實的語境例證。
《小雙包》是一個口語化的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物體看起來十分小巧可愛。
小雙包的拆分部首為“小”和“雙”,其中“小”是頭部部首,意思是小巧;“雙”是兩點水的部首,意思是兩個。
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小雙包”一詞源于民間口語,常用于形容人們認為非常可愛的小孩子、小動物、小物品等。
小雙包的繁體字為「小雙包」。
在古時候,小雙包通常以象形字形式寫成,但與現代的寫法有所不同。
1. 看!那隻小貓咪真是個小雙包。
2. 她的寶寶長得真像個小雙包。
3. 這個小雙包的手鍊是我媽媽給我的禮物。
1. 小雙包兒
2. 小雙包子
3. 小雙包兒臉
1. 小巧玲珑
2. 小巧可愛
3. 小巴掌
1. 大塊頭
2. 大個子
3. 大笨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