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祀用的一种蜡烛,长二寸余。较长者叫做“大双包”。《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外面早有山上山下远村近邻的许多老少男女都来上祭;也有拿陌纸钱来的……还有买对小双包蜡,打着箍高香,一定要点上了蜡烛香才磕头的。”
根据多个权威词典的释义,"小双包"的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指祭祀用的一种传统蜡烛,长度约二寸(约6.6厘米),其较长的版本称为"大双包"。该词最早见于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二、详细说明
三、现代应用 如今该词多出现于民俗研究、古典文学解读领域。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词典将其误归为"成语",实际应为传统器具的特指名词。
建议查阅《儿女英雄传》原文或《汉语大词典》获取更详实的语境例证。
《小双包》是一个口语化的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物体看起来十分小巧可爱。
小双包的拆分部首为“小”和“双”,其中“小”是头部部首,意思是小巧;“双”是两点水的部首,意思是两个。
它的总笔画数为9画。
“小双包”一词源于民间口语,常用于形容人们认为非常可爱的小孩子、小动物、小物品等。
小双包的繁体字为「小雙包」。
在古时候,小双包通常以象形字形式写成,但与现代的写法有所不同。
1. 看!那只小猫咪真是个小双包。
2. 她的宝宝长得真像个小双包。
3. 这个小双包的手链是我妈妈给我的礼物。
1. 小双包儿
2. 小双包子
3. 小双包儿脸
1. 小巧玲珑
2. 小巧可爱
3. 小巴掌
1. 大块头
2. 大个子
3. 大笨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