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枭盯視,如狼頻顧。形容行動警惕,有所畏忌。《吳子·勵士》:“今使一死賊伏於曠野,千人追之,莫不梟視狼顧,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則一人授命,足懼千夫。”
“枭視狼顧”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xiāo shì láng gù,其核心含義是形容行動警惕、謹慎,時刻保持戒備,有所畏忌。具體解釋如下:
此成語出自戰國時期軍事家吳起的著作《吳子·勵士》。原文提到:
“今使一死賊伏于曠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視狼顧,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
意為:若讓一個亡命之徒藏匿于荒野,即使千人追捕,也會因擔心他突然襲擊而表現得極度警惕。通過此例,吳起強調“一人拼死,足以震懾衆人”的軍事心理。
“枭視狼顧”通過生動的動物行為比喻,刻畫了人在複雜環境中保持高度警覺的狀态。其典故和用法體現了古代軍事智慧,至今仍用于描述謹慎戒備的行為模式。
“枭視狼顧”是一個成語,意為像貓頭鷹一樣的眼睛,可以左右看,也可以上下看。這個成語形容人的目光敏銳,能夠洞察一切。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枭:部首木,五筆編碼為92431
2. 視:部首見,五筆編碼為44144
3. 狼:部首犬,五筆編碼為32124
4. 顧:部首頁,五筆編碼為12121
來源:枭視狼顧這個成語來源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殷溫貞呂洞賓仙功大千别傳》。
繁體:鴞視狼顧
古時候漢字寫法:曉視狼顧
例句:他眼神如同枭視狼顧,對周圍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組詞:枭雄、視角、狼心狗肺、顧全大局
近義詞:銳利眼神、敏銳目光
反義詞:目光遲鈍、不注重觀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