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塵的意思、芳塵的詳細解釋
芳塵的解釋
(1).指落花。 晉 庾闡 《楊都賦》:“結芳塵於綺疏。”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緑苔生閣,芳塵凝榭。” 唐 司空曙 《送高勝重谒曹王》詩:“想君登舊榭,重喜掃芳塵。”《樂府群玉·趙文寶<朝天子·送春>》:“堤上芳塵,橋邊飛絮,樹頭紅一片無。”
(2).指美好的風氣、聲譽。《宋書·謝靈運傳論》:“ 屈平 、 宋玉 導清源於前, 賈誼 、 相如 振芳塵於後。” 唐 韋應物 《送雲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詩:“甲科推令名,延閣播芳塵。”
(3).指名賢的蹤迹。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夢得 而後,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塵。”
詞語分解
- 芳的解釋 芳 ā 花草的香氣: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氣;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齡(年齡,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鄰(關系融洽的鄰居,用作敬辭)。流芳百世
- 塵的解釋 塵 (塵) é 飛揚的灰土:塵土。塵埃。塵垢。塵芥(塵土和小草,喻輕微的事物)。粉塵。煙塵。甚嚣塵上。望塵莫及。 佛家、道家指人間:紅塵。塵世。 筆畫數:; 部首:小;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芳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延伸,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
指落花
本義指沾染花瓣的塵土,常用來描繪春景或表達惜花之情。例如南朝謝莊《月賦》中“緑苔生閣,芳塵凝榭”,以及唐代司空曙詩句“重喜掃芳塵”,均以落花之景渲染意境。
-
指美好的風氣或聲譽
引申為對高尚品德、文化傳統的贊美。如《宋書·謝靈運傳論》提到賈誼、司馬相如“振芳塵于後”,即贊譽他們傳承了前賢的文風與精神。
-
指名賢的蹤迹
用于追慕先賢的典範,如清代王夫之評價劉禹錫(字夢得)時,稱後人需“天分高朗者”方能“步其芳塵”,強調追隨賢者足迹需具備相應境界。
二、文學應用與例句
- 詩詞意象:
王冕《白梅》中“不同桃李混芳塵”,以“芳塵”對比世俗,凸顯梅花的高潔。
- 曆史評價:
韋應物詩句“延閣播芳塵”,借“芳塵”稱頌友人的美名流傳。
三、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如、4)提到“芳香之塵”與女子步履相關,但此義項在古代經典中使用較少,可能為後世衍生解讀。建議優先參考權威釋義(如漢典、知網)。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芳塵》這個詞意思:
芳塵是一個詩意的詞語,可以用來形容美好的氣息和香氣彌漫在周圍的情景。它常常用來描繪花香四溢的花園、花草柔軟的香氣、或者是别有風味的熏香。
拆分部首和筆畫:
《芳塵》這個詞的部首是“艹”,它在字的左側位置。字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和繁體寫法:
《芳塵》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文人所喜愛的修辭手法和詩歌表達。它的繁體寫法為「芳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芳塵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其意思保持不變。具體變體有待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整個花園裡彌漫着花海中的芳塵,令人心曠神怡。
2. 馥郁的茉莉花香,仿佛嗅到了芳塵漫溢的仙境。
組詞:
芳塵并不能獨立使用,它通常用于構成其他詞語,如「芳塵滿徑」、「芳塵撲鼻」等。
近義詞:
香氣、芬芳、馨香
反義詞:
污垢、臭味、惡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