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無鹽的意思、刻畫無鹽的詳細解釋
刻畫無鹽的解釋
《晉書·周顗傳》:“ 庾亮 嘗謂 顗 曰:‘諸人鹹以君方 樂廣 。’ 顗 曰:‘何乃刻畫 無鹽 ,唐突 西施 也。’”亦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诋》。 無鹽 , 齊國 丑婦; 西施 , 越國 美女。謂以丑比美,比拟不倫不類。 宋 陳亮 《桂枝香》詞:“做數珠見,刻畫 毋 (無) 鹽 唐突。” 清 恽敬 《與李汀州書》:“ 敬 前書可謂刻畫 無鹽 ,唐突 西子 矣。”
詞語分解
- 刻畫的解釋 ∶雕刻和繪畫塔之基層四方各有一門,門楣原有刻畫。;;郭沫若《遊西安》 ∶精細地描摹,塑造刻畫入微刻畫英雄人物形象詳細解釋.雕刻繪畫。《韓非子·詭使》:“而綦組、錦繡、刻畫為末作者富。” 郭沫若 《遊
- 無鹽的解釋 .缺鹽。《管子·地數》:“惡食無鹽則腫,守圉之本,其用鹽獨重。” 宋 蘇轼 《山村五絕》之三:“豈是聞《韶》解忘味,爾來三月食無鹽。”.亦稱“ 無鹽女 ”。即 戰國 時 齊宣王 後 鐘離春 。因是
網絡擴展解釋
“刻畫無鹽”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釋義:精細地描摹丑女無鹽,比喻以丑比美或比拟不恰當,甚至因此貶低美好事物。
- 感情色彩:含貶義,常用于批評不恰當的對比或冒犯性比喻。
典故與出處
- 曆史背景:成語出自《晉書·周顗傳》。東晉時期,周顗(字伯仁)被他人比作名士樂廣,他回應道:“何乃刻畫無鹽,唐突西施也?”意為“為何要精細描繪丑女無鹽,卻冒犯美女西施?”。
- 人物關聯:
- 無鹽:即戰國時期齊國丑女鐘離春,因是無鹽人,又稱“無鹽女”。
-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象征美好事物。
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作謂語、賓語,多用于書面語。
- 例句:
- 宋代陳亮《桂枝香》詞:“刻畫無鹽唐突。”
- 清代恽敬《與李汀州書》:“可謂刻畫無鹽,唐突西子矣。”
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強調不恰當的對比,尤其是以低劣事物類比優秀事物時。
- 延伸意義:現代多用于批評文學、藝術或言論中“擡高丑惡、貶低美好”的傾向。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故事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晉書》《世說新語》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畫無鹽
《刻畫無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畫面或文字描繪得非常逼真,無法再添加任何細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刻畫無鹽》的拆分部首是刀和言,其中刀是指刀兵之刀,言是指人的言辭。成語中的刻字是指刻刀刻下的人物形象,無意則表明形象逼真,再也無法增添細節。根據《康熙字典》,整個成語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刻畫無鹽》這個成語出自元代戲曲作品《漢宮秋》。曾開首場妙句:“描黛狂刀如有畫,無鉛短筆也無鹽。”引申意為繪畫或文字描繪得十分精細。
繁體
繁體字中,《刻畫無鹽》寫作「刻畫無鹺」。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書法,成語《刻畫無鹽》的古字形是「劃畫無鹺」。
例句
1. 他的字寫得非常漂亮,真可謂刻畫無鹽。
2. 他的作品不僅技藝高超,而且能刻畫無鹽。
組詞
刻無鹽後,可以和其他字組合成新的詞語。如:刻舟求劍、刻舟求劍、刻骨銘心等。
近義詞
刻畫無鹽的近義詞有: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反義詞
刻畫無鹽的反義詞有:粗糙、概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