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朝衙的意思、朝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朝衙的解釋

即早衙。舊時官府早上卯時坐衙治事,故稱“朝衙”。 唐 白居易 《城上》詩:“城上鼕鼕鼓,朝衙復晚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朝衙,指古代官吏早晨前往官署處理公務的行為或時段,是古代官制與時間制度結合的産物。以下從詞典釋義、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解析

    “朝”指早晨(如“朝陽”)或朝廷(如“上朝”),“衙”即官署(如“衙門”)。

    “朝衙”特指官吏清晨到官衙辦公,核心含義為“官吏晨間赴署履職”。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年)第6卷,第1472頁。

  2. 時間指向

    與“晚衙”(下午辦公)相對,具體時段因朝代而異。唐代以“卯時”(5-7點)為“點卯”時間,官吏需清晨到衙籤到。

    來源:《中國古代官制辭典》(中華書局,2015年)第89頁。


二、曆史制度背景

  1. 官署運作制度

    古代官府實行“晨聚暮散”的坐班制,如《唐六典》載:“凡京司文武職事官,每日于朝堂谒見……午而退。” “朝衙”即晨間集中處理政務、案件或議事的時段。

    來源:《唐六典·卷三十》(廣雅書局影印本)。

  2. 考勤與懲戒

    官吏若缺席“朝衙”将受罰。如《唐律疏議·職制律》規定:“官人無故不上(衙)……一日笞十。” 體現古代行政管理的紀律性。

    來源:《唐律疏議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215頁。


三、文化意象與文學表達

  1. 詩詞中的象征

    “朝衙”在古詩中常象征官場生活的規律性與束縛感。如白居易《城上》:“城上鼕鼕鼓,朝衙複晚衙”,以鼓聲喻指官吏生活的刻闆循環。

    來源:《全唐詩》卷四百四十六(中華書局,1960年)。

  2. 民俗關聯

    衍生詞“點卯”融入民間語言,泛指形式化的籤到行為,如《紅樓夢》第十四回:“卯正二刻,我來點卯。”

    來源:《紅樓夢脂評彙校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第186頁。


“朝衙”作為古代行政制度的縮影,既體現官僚體系的運作規範,亦承載文化層面對官場生活的觀察。其釋義需結合曆史制度、文學語境及語義演變綜合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朝衙”是古代中國官府行政制度中的特定時間概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朝衙”(拼音:cháo yá)指舊時官府在卯時(早晨5點至7點)進行的早間辦公活動,即官員升堂處理政務的時段,與“晚衙”(下午辦公)形成對應。

二、字義解析

三、曆史背景

古代官府實行“兩衙制”:

  1. 朝衙:清晨擊鼓召集官員,處理日常案件、發布政令;
  2. 晚衙:下午再次辦公,處理剩餘事務。

四、文學例證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城上》詩中提到:“城上鼕鼕鼓,朝衙復晚衙”,通過鼓聲描述官府早晚辦公的規律性。

五、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将“朝衙”泛化為朝廷/官府的代稱(如),但更主流的解釋仍側重其作為時間節點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行政制度或詩詞用例,可查閱《白居易集》或《中國曆代職官辭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蹩躠璧合珠聯閟機梐梱賓采怵惕打桃洞主放發放甲法套擱栅灌夫駡坐鳏寡孤惸過處海底地貌合境橫刀揭斧黃金心字混澒建溪春竟旦阱坑敬竈今回俊譽困知勉行擴清寮棚靈均龍駿樓檻履坦免予刑事處分迷你内輔偏宜屏風九疊晴襟锓棗人小鬼大森竪聲東擊西詩史詩勳衰杖水旦叔翁署銜淑行四時之氣絲絲密密松江銀搜搔鎕銻妥切烏嘷小篇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