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困知勉行的意思、困知勉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困知勉行的解釋

克服困難以獲得知識,努力實踐以修養品德。語出《禮記·中庸》:“或困而知之……或勉強而行之。” 朱熹 集注:“困知勉行者,勇也。”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困知勉行,學者之事也。” 梁啟超 《新民說·論自由》:“觀其困知勉行,厲志克己之功何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困知勉行”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困知”指遇到困難時仍堅持求知,“勉行”意為盡力實踐。整體指在克服困難中獲取知識,并将知識付諸努力實踐。

二、出處與背景

  1. 經典來源
    出自《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
    儒家認為,無論通過何種方式獲得知識或實踐,最終目标一緻,強調學習與實踐的重要性。

  2. 思想内涵
    明代王守仁在《傳習錄》中提到“困知勉行,學者之事也”,将其視為治學修德的必經過程。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思想關聯

五、現代意義

該成語鼓勵人們在逆境中堅持求知,并将知識轉化為行動,適用于教育、個人成長等領域,強調“知”與“行”的統一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禮記·中庸》原文或朱熹、王守仁的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困知勉行》的意思

《困知勉行》是一組成語,意為在面臨困境時要知道真相,努力實踐。它的含義是指在困難、沖突和挑戰面前,要有正确的認識和了解,以便能夠積極地解決問題,不斷努力向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困知勉行》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為“囗”、“矢”和“衣”。

拆分後的筆畫數依次為:囗(3畫),知(8畫),勉(9畫),行(6畫)。

來源和繁體

《困知勉行》是來源于《論語·裡仁篇》,其中孔子在論述裡仁之道時提出的。在原文中,孔子說:“君子困知勉行,中庸以度,禮以行之,孫以羞之”。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面對困難時要知道什麼是正确的,并堅定地去實踐。

該成語的繁體字寫法為「困知勉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變化。《困知勉行》這個成語在古代寫法為「困識勉行」。

例句

1. 在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困知勉行,勇于面對挑戰。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在困境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勉勵自己繼續前行。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困難、知識、勉勵、行動

近義詞:着手實行、刻意行動

反義詞:守株待兔、束手無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