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nxious]∶焦慮
小楊到現在還沒回來,真讓人揪心
(2) [agonizing]∶極言令人悲痛;極度痛苦的
傷口痛得揪心
(1).極言令人悲痛。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三:“我願意一下子全擺上,這麼零零碎碎的看着揪心。”舞劇《沂蒙頌》第四場:“ 賴匪 大驚失色,命 皮得貴 把孩子摔死。嬰兒的哭叫,聲聲揪心,鄉親們悲痛萬分。”
(2).焦慮。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三章:“ 李自成 為此事十分揪心。” 李準 《耕雲記》二:“我在床上躺着,心裡好發愁……想起了俺爹的囑托,越想越揪心。”
“揪心”是一個形容詞短語,形容内心極度焦慮、擔憂或痛苦的情緒,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揪心”由“揪”(緊緊抓住)和“心”組成,字面意為“心髒被揪住”,引申為内心因焦慮、擔憂或痛苦而感到不安。例如:考試前的緊張、等待重要消息時的煎熬等場景均可使用。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兼具動詞和形容詞詞性,且常通過具體事件引發情感共鳴,如“嬰兒的哭聲揪心”。如需更多例句或權威釋義,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或《現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揪心》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内心的痛苦和焦慮感的。當人們面對壓力、恐懼或緊張時,心理上會感到一種扭曲的痛苦。
《揪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手部部首“扌”,右邊是心部部首“忄”。這個詞的筆畫總數是11畫。
《揪心》一詞的來源較為廣泛,它最早見于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十指連心,羅衣翻然,短歌微笑。”後來這一詞彙被引申為形容内心痛苦的狀态。
繁體字“揪心”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同樣是由“扌”和“忄”兩個部首構成。
在古代,有多種寫法被用于表達“揪心”。其中一種古代漢字寫法是“揫心”,它與現代漢字寫法略有不同。
1. 我等待考試結果的時候感到非常揪心。
2. 當看到孩子出生時,内心的喜悅讓人揪心。
揪心的形容詞:揪心的、揪心的、揪心的
揪心的副詞:揪心地、揪心地、揪心地
揪心的名詞:揪心感、揪心感、揪心感
擔憂、焦慮、苦惱、痛苦、心痛
寬慰、放心、舒暢、欣慰、安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