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史的意思、銅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史的解釋

(1).指 漢 張衡 所制漏刻儀上的銅制仙人像。《文選·陸倕<新刻漏銘>》:“銅史司刻,金徒抱箭。” 李善 注:“ 張衡 《漏水轉渾天儀制》曰:蓋上又鑄金銅仙人,居左壺;為胥徒,居右壺: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時早晚。” 清 鈕琇 《觚賸·景龍觀鐘銘》:“懸玉京而薦福,侶銅史而司辰。”

(2).借指漏刻銅壺。 唐 李峤 《十二月奉教作》詩:“玉燭年行盡,銅史漏猶長。” 唐 周徹 《尚書郎上直聞春漏》詩:“靜聞銅史漏,暗識桂宮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銅史”一詞在曆史文獻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指古代計時器具的部件 這一含義源于漢代張衡設計的漏刻儀,其核心部件是銅制仙人像,用于指示時間刻度。例如:

二、引申為曆史篡改的象征(較少見) 部分現代釋義認為該詞隱喻曆史被後人篡改,源自古代銅牌刻錄曆史的方式。但這種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主要出現在網絡詞典中,需謹慎使用。

補充說明: 銅在古代器具中的應用廣泛,除計時器外,還包括銅印、銅兵(兵器)、銅狄(銅人像)等,但“銅史”特指與計時相關的銅制部件。建議在學術引用時優先采用第一種釋義,并參考《文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史的意思

《銅史》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組成。其中,“銅”表示的是一種金屬材料,而“史”則表示曆史或者記錄。因此,“銅史”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用銅來記錄曆史或者以銅為主題的曆史。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在《銅史》這個詞中,字部首為“金”,意思是金屬。而銅史的筆畫分别為12畫和5畫。

來源

《銅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銅是一種重要的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制造武器、工具和藝術品等方面。而銅史則指的是以銅作為主要材料的曆史記錄或者相關的文獻。

繁體

在繁體字中,銅史的寫法為「銅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銅史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不過,總體形式和現代漢字相似,依然包括“金”和“史”兩個字。

例句

1. 這本《銅史》詳細記載了古代青銅器的制造過程。
2. 研究家通過《銅史》中的記載,描繪出了一幅古代鑄銅技藝的壯麗畫卷。

組詞

銅史可以和其他漢字組合成不同的詞彙,例如:“銅器”、“銅鼓”、“銅紀”等。

近義詞

與“銅史”具有相似義意的詞彙包括:“鐵史”、“青銅史”等。

反義詞

與“銅史”相對的詞彙包括:“白紙”、“未寫”等,表示沒有記錄或者未被記錄下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