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 台灣 本島中部 濁水溪 支流上。是 玉山 和 阿裡山 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湖中有小島,區分為 日潭 和 月潭 ,海拔740米,面積7.7平方公裡,以風景優美著稱。建有水電站。《詩刊》1977年第9期:“ 日月潭 的朵朵浪花是我們的熱淚飛濺, 阿裡山 的滾滾林濤是我們向您深情的呼聲。”
(2). 台灣 *********神話故事。描寫太陽、月亮被惡龍吞食,世界變成一片黑暗。青年漁民 大尖哥 和 水社姐 舍己為人,用金斧和金剪除去惡龍,放出太陽和月亮。後來兩人變成兩座人形大山,分立潭邊,永遠保護光明。故事體現了*********勞動人民對黑暗勢力的痛恨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日月潭是中國台灣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具有豐富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内涵,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
位置與規模
位于台灣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地處玉山與阿裡山之間的斷裂盆地。海拔約740-760米,面積存在不同記載:7.7平方公裡(早期數據)或約9平方千米(2023年數據),可能因測量方式或時間變化導緻差異。
形成原因
由地質斷裂帶積水形成,湖中有拉魯島(原稱光華島),将水域分為北側形如圓日的“日潭”和南側狀似彎月的“月潭”。
神話傳說
源自高山族故事:青年大尖哥與水社姐戰勝吞食日月的惡龍,使天地重獲光明,二人化為潭邊大山守護,象征對光明與正義的追求。
象征意義
成語中借“日月潭”比喻如畫美景,體現其在文化中的美學價值。
如需更詳細數據或神話文本,可參考搜狗百科或相關文化資料。
《日月潭》是指台灣中部的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湖泊,也是台灣的著名旅遊景點之一。它因湖泊中有一個形似日盈月滿的小島而得名,以美麗的風景和獨特的自然環境吸引着無數遊客。
《日月潭》的拆分部首為日(ri)和水(shui),其中日的筆畫數為4,水的筆畫數為4。
《日月潭》一詞源于台灣當地的原住民族語言,其繁體字為「日月潭」。
在古時候,「日月潭」的古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目前沒有具體可考。古代字形演變較多,很難準确追溯到古時候的寫法。
1. 我已經聽說了很多關于《日月潭》的美麗故事。
2. 昨天我去了一趟《日月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甯靜與神奇。
1. 搭船遊覽日月潭
2. 日月潭自行車道
3. 日月潭風景區
1. 日月湖
2. 日月山水
3. 月光湖泊
1. 平湖
2. 死水
3. 無動靜的湖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