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率的意思、董率的詳細解釋
董率的解釋
亦作“ 董帥 ”。統率;領導。《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禕 體質方剛,器幹彊固,董率之才, 魯肅 不過。” 晉 陸機 《至洛與成都王箋》:“委任外閒,輒承嚴教,董率諸軍,惟力是視。”《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帥大衆,上下鹹悅,人盡死力,四也。” 梁啟超 《中國改革財政私案》第一:“若夫既決辦之後,其能有成效與否,則全視乎董率之人何如。”
詞語分解
- 董的解釋 董 ǒ 監督管理:董統。董督。董正(督察糾正)。董理。董事(某些企業、學校的資産所有者推舉出來代表自己監督和主持業務的人)。董其成。 正:“餘将董道而不豫兮”。 深藏:“年六十已上,氣當大董”。 姓。
- 率的解釋 率 à 帶領:率領。統率。率隊。率先(帶頭)。率獸食人(喻暴君殘害人民)。 輕易地,不細想,不慎重:輕率。草率。率爾。率爾操觚(“觚”,供寫書用的木簡;意思是輕易地下筆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網絡擴展解釋
“董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
讀音與基本含義
拼音為dǒng lǜ(),意為“統率、領導”。部分資料提到“董帥”是其異體寫法,但讀音和核心含義一緻。
-
詞源與出處
最早見于《三國志·吳志·陸凱傳》,原文為:“禕體質方剛,器幹彊固,董率之才,魯肅不過。”。晉代陸機、宋代《資治通鑒》等文獻中也有使用,如“董率諸軍,惟力是視”。
-
用法與擴展
多用于描述對軍隊或團體的領導職責,如梁啟超在讨論財政改革時提到“成效與否,全視乎董率之人”。現代語境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屬書面語。
-
常見混淆點
需注意“率”在此處讀lǜ(非“shuài”),部分資料誤注為“dǒng shuài”,實為多音字導緻的錯誤。
-
近義與關聯詞
近義詞包括“統率”“督率”,均強調領導職能。字形上,“董”含監督意,“率”表帶領,組合後強化管理屬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董率(拼音:dǒng shuài)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在某個領域或組織中擔任首領、領導者的人。
董率的拆分部首是⺖和田,共有13個筆畫。這個詞源自古代漢字演變而來,它的繁體字形為「董率」。
在古時候,董率的漢字寫法可能和今天有所不同,因為漢字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怎樣,董率一直被用來指代那些擁有領導能力和權威的人。
以下是一個關于董率的例句:
他是我們研究團隊的董率,總能帶領我們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董率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許多相關的詞彙。例如,董率團隊、董率企業等等。這些組合詞強調了董率在組織和團隊中的重要性。
董率的近義詞可能包括領導、首腦、掌門人等,這些詞語也指代了同樣的概念,即在某個組織或團隊中擔任首領的人。
董率的反義詞可能包括屬下、下屬、部下等,這些詞語則強調了在組織和團隊中被領導或從屬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