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親喪滿周年的齋戒祭祀。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臯記上》:“ 大曆 中,有士人,莊在 渭 南,遇疾卒於京,妻 柳氏 因莊居……士人祥齋,日暮, 柳氏 露坐逐涼。” 唐 裴铏 《傳奇·高昱》:“儒正色而言:‘死、生,命也。今日吾族祥齋,不可虧其弔禮。’”
“祥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古代祭祀禮儀(主流含義)
二、現代引申含義(較少見)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家庭和睦、平安幸福”,由“祥”(吉祥)與“齋”(安甯)組合而成。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撐,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傳。
建議:若在古籍或傳統文獻中遇到“祥齋”,通常指向喪祭禮儀;若現代語境中用于描述家庭和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引申用法。
祥齋(xiáng zhāi)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的部首是示和斤,共有15個筆畫。
祥齋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内篇·忽然變》一文中。它們分别代表着吉祥和廳堂,合起來表示吉祥之地。後來,這個詞多用于佛教和道教的寺廟、宮觀等場所的命名,寓意着吉祥如意。
繁體字的寫法為「祥齋」,齋的部首是齊,表示整齊、合一的意思。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祥部分的「示」字曾寫作「礻」,「齋」字是将左側的「土」寫成了「辛」。
1. 那座祥齋曆經了千年風雨,依然矗立在城中心。
2. 這座祥齋被人稱為福地,每年都有衆多信徒前來朝拜。
祥瑞、齋戒、吉祥、祥和、齋月、齋食、貴賓齋、披荊齋、齋戒期、祥雲
吉慶、吉利、吉祥如意、美好、幸運
兇險、不祥、不幸、倒黴、厄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