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為整齊。意謂同心盡興。《詩·小雅·賓之初筵》:“酒既和旨,飲酒孔偕。” 朱熹 集傳:“孔,甚也。偕,齊一也。”
“孔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同心盡興、整齊和諧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出處與注釋
該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酒既和旨,飲酒孔偕。”
例句與用法
近義與關聯概念
提示: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詩經》中的文學背景或曆史語境,可參考《毛詩注疏》等古籍注解。
《孔偕》是一個漢字詞,表示"孔子一同去"、"孔子聯合"的意思。
《孔偕》拆分成兩個部首:一是"孑字旁",表示人的意思;二是"目字旁",表示目光、視線的意思。總共有11個筆畫。
《孔偕》的來源是《禮記·曲禮上》。當時的學者創造了這個詞語,用來形容孔子與其他學者一同前往古代國君的地方。
《孔偕》的繁體字為「孔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孔偕》在古代寫作「孔偕」,字形簡化,更加符合當時漢字的書寫規範。
1. 子曰:"孔偕知夫一之不明,五之不巧者,天下皆知之。而我獨未之能也暇。"
2. 孔子與其他學者孔偕而行,向國君談論禮儀和道德。
1. 孔門偕行
2. 共偕學習
3. 偕同前行
1. 共同前往
2. 同行
獨自前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