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綱法的意思、綱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綱法的解釋

明 萬曆 以後所實行的商人壟斷食鹽運銷制。 明神宗 時,因官收場鹽不夠,商人久候領不到鹽,以緻積引甚多。為疏銷積引, 萬曆 四十五年(1617年)實行綱法。将商人所領鹽引編成綱冊,分為十綱,每年以一綱行積引,九綱行新引。綱冊許各商永遠據為“窩本”,每年按照冊上舊數派行新引,無名的不得加入。自此以後,食鹽收買運銷之權均歸商人,并得世襲。 清 道光 十一年(公元1831年)後一度為票法所取代,但不久又變相恢複。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綱法”是明代萬曆年間推行的一種食鹽運銷制度,其核心内容是通過官方與商人的合作解決鹽引積壓問題,并逐步形成商人壟斷模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背景 綱法是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為解決鹽政危機而推行的改革措施。當時因官府收購鹽場産量不足,商人長期無法領取食鹽,導緻鹽引(食鹽運輸憑證)大量積壓,稱為“積引”問題。

2. 具體實施方式

3. 後續發展與影響

綱法本質是官府通過賦予商人特權化解鹽引積壓,但客觀上推動了食鹽運銷的商人世襲壟斷,對明清經濟結構産生深遠影響。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法(gāng fǎ)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綱"(gāng)的部首是"糸",筆畫有8劃。"法"(fǎ)的部首是"水",筆畫有4劃。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 在繁體字中,"綱"字的寫法是"綱",多用于繁體字文字系統中。而"法"字的繁體寫法則是"法",有時也被用于正式的文書中。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綱"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通常被寫成"綱",它是用"絲"的部首加上"岡"的字形。而"法"字的古代寫法是"灋",由一個火的部首和"去"的字形組成。 以下是一個例句:"政治綱法對于國家的發展和治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與"綱法"相關的詞彙包括:綱要、綱領、法律、法規等。這些詞可以在不同場景中使用,來描述規章制度、規範行為等。 近義詞可以包括:法則、準則、規範等詞語,它們都描述了一種規定行為的方式。 與"綱法"相反的詞可能是:"違法",用來形容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