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投畀豺虎的意思、投畀豺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投畀豺虎的解釋

謂将壞人投飼豺虎。表示深惡痛絕。《詩·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詩》刺讒人,‘投畀豺虎’。” 清 端方 《請平滿漢畛域密折》:“為臣子者,不知感戴,乃反造作逆謀,圖危社稷,則投畀豺虎。” 魯迅 《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況且,未能将壞人‘投畀豺虎’于生前,當然也隻好口誅筆伐之于身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投畀豺虎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和形象的動作描繪。其詳細解釋如下:

  1. 字面與核心含義

    該成語的字面意思是“扔給豺狼老虎”。其中,“投”意為抛棄、扔擲;“畀”(bì)意為給予;“豺虎”指豺狼和老虎,泛指兇猛的野獸。其核心含義是表達對某人的極度憎恨和憤慨,希望将其扔給猛獸吃掉,使其受到最嚴厲的懲罰或毀滅。它形象地刻畫了人們對所憎惡對象的深惡痛絕,欲除之而後快的強烈情緒。

  2. 典故出處

    此成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巷伯》篇中,一位名叫“孟子”的詩人(據傳為寺人孟子,即宦官孟子)因遭受讒言誣陷而作此詩抒發憤懑。詩中寫道:“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詩句強烈詛咒那些進讒言的小人(谮人),要将其抓起來扔給豺狼老虎;如果豺虎不屑吃,就扔到北方苦寒之地;如果北方也不接受,就交給上天來嚴懲。這充分體現了“投畀豺虎”所蘊含的極端憤恨與詛咒之意。

  3. 用法與語境

    • 感情色彩:該成語帶有極其強烈的貶義和詛咒意味,通常用于表達對奸佞、惡人、仇敵等極度憎恨的情感,常見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中。
    • 語法功能:主要作謂語,有時也作定語。例如:“對于這種禍國殃民之徒,人民恨不能投畀豺虎。”
    • 現代使用:在現代漢語中,由于其強烈的詛咒色彩,多用于曆史叙述、文學描寫或表達極其憤慨的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它體現了古人借助自然界的兇猛力量來宣洩對惡行的痛恨。
  4. 同義與關聯表達

    與“投畀豺虎”意義相近的成語有“食肉寝皮”(形容仇恨極深),兩者都表達了欲将仇敵置于死地并加以徹底毀滅的強烈願望。它們共同反映了古代文學中一種對深仇大恨的極端表達方式。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2010). 漢語大詞典 (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線上資源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網絡版)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商務印書館. (線上資源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網絡版)
  3. 《詩經·小雅·巷伯》原文及曆代注疏(如漢代鄭玄箋注等)。

網絡擴展解釋

“投畀豺虎”是一個出自《詩經·小雅·巷伯》的成語,原句為“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意為将進讒言的小人扔給豺狼虎豹吃掉,表達對惡人的極端憎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詞解析

  1. 拼音讀音:tóu bì chái hǔ

    • 注意“畀”讀作bì(第四聲),常被誤讀為jiè。
  2. 字義拆分:

    • 投:扔、丢棄;
    • 畀:給予;
    • 豺虎:豺狼虎豹,象征兇殘。

二、核心含義

  1. 基本釋義:比喻對搬弄是非的讒言者或惡人深惡痛絕,希望其受到嚴懲。
  2. 情感色彩:帶有強烈憤恨與詛咒意味,常見于古代詩文表達對奸邪的斥責。

三、出處與演變

  1. 《詩經》原典:出自《小雅·巷伯》,反映周代社會對讒言害人者的痛恨。
  2. 後世引用:魯迅曾在雜文中用此詞表達對反動文人的批判。

四、用法與示例

  1. 現代應用: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對惡勢力的強烈譴責。
    • 例句:“這些禍國殃民之徒,真該投畀豺虎!”
  2. 注意:部分資料誤釋為“投靠惡勢力”(如),實為權威來源中的訛傳,需以經典文獻為準。

五、延伸知識

别人正在浏覽...

案臨傲睨一世傍妻背道被幞杯觥交錯不索塵玷成室垂箔龊茶挫辱洞究頓挫抑揚多違放眼風風韻韻風逆蝮蛇螫手﹐壯士解腕甘旨膏油宮花國體好馬不吃回頭草華說迦堅茶寒緘口無言角立濟度急功近名愣愣磕磕兩濟緑石秘閣帖命侶鳴條排版抛持辟谷封留氣海起銮齊眉舉案秦樓謝館讓賢撒脫賞勞潸慨深求沈塞耍死狗死限塌翅糖醋探虎口填縫讬後桅索誤然間些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