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畀豺虎的意思、投畀豺虎的詳細解釋
投畀豺虎的解釋
謂将壞人投飼豺虎。表示深惡痛絕。《詩·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詩》刺讒人,‘投畀豺虎’。” 清 端方 《請平滿漢畛域密折》:“為臣子者,不知感戴,乃反造作逆謀,圖危社稷,則投畀豺虎。” 魯迅 《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況且,未能将壞人‘投畀豺虎’于生前,當然也隻好口誅筆伐之于身後。”
詞語分解
- 投畀的解釋 抛棄;放逐。《詩·小雅·巷伯》:“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晉 潘嶽 《關中詩》:“ 廬播 違命,投畀朔土。” 宋 蘇轍 《代滕達道龍圖蘇州謝上表》之一:“雖欲自安於散地,然猶橫被以惡名,投畀遐方,
- 豺虎的解釋 .豺與虎。泛指猛獸。《詩·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 晉 張載 《七哀詩》:“季世喪亂起,賊盜如豺虎。” 明 李東陽 《風雨歎》詩:“山豗谷洶豺虎嘷,萬木盡拔乘波濤
網絡擴展解釋
“投畀豺虎”是一個出自《詩經·小雅·巷伯》的成語,原句為“取彼谮人,投畀豺虎”,意為将進讒言的小人扔給豺狼虎豹吃掉,表達對惡人的極端憎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詞解析
-
拼音讀音:tóu bì chái hǔ
-
字義拆分:
- 投:扔、丢棄;
- 畀:給予;
- 豺虎:豺狼虎豹,象征兇殘。
二、核心含義
- 基本釋義:比喻對搬弄是非的讒言者或惡人深惡痛絕,希望其受到嚴懲。
- 情感色彩:帶有強烈憤恨與詛咒意味,常見于古代詩文表達對奸邪的斥責。
三、出處與演變
- 《詩經》原典:出自《小雅·巷伯》,反映周代社會對讒言害人者的痛恨。
- 後世引用:魯迅曾在雜文中用此詞表達對反動文人的批判。
四、用法與示例
- 現代應用: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對惡勢力的強烈譴責。
- 注意:部分資料誤釋為“投靠惡勢力”(如),實為權威來源中的訛傳,需以經典文獻為準。
五、延伸知識
- 該成語與農諺“三月畀田鋤”中的“畀”同源,體現漢字在文化中的多維度應用。
- 古人對讒言的痛恨可見一斑,類似表達還有“口誅筆伐”“千夫所指”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投畀豺虎》的意思
《投畀豺虎》是一句成語,意思是勾結壞人、惡劣勢力。它形容某人投靠邪惡勢力或與壞人勾結,從而與正義勢力對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投畀豺虎》的三個字分别可以拆分為:
- 投(tou):插入,投入,充斥。
- 畀(bi):給予,交給。
- 豺虎(chai hu):豺和虎兩個單獨的字。
《投畀豺虎》一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投畀豺虎》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史記·留侯列傳》篇:“或以君臣相玩好而忍辱聽候,《春秋》之義也。或畏貴祿而投畀豺虎,《山海》之義也。”這句話原意指的是與惡劣勢力交好,暗指忍辱和投靠壞人。
繁體
《投畀豺虎》的繁體字為《投畀豺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投畀豺虎》時,豺和虎兩個字的形狀有所差異,但意思不變。
例句
他投畀豺虎,最終自食其果。
組詞
投機、投資、畀酒、畀酒甕、豺狼虎豹。
近義詞
同流合污、投靠惡勢力。
反義詞
忠誠正直、抵抗邪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