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亞的意思、相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亞的解釋

相近似;相當。 晉 幹寶 《搜神記》卷二:“ 吳孫峻 殺 朱主 ,埋於 石子岡 。 歸命 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亞,不可識别。”《北史·裴莊伯傳》:“﹝ 莊伯 ﹞文筆與 敬憲 ( 裴敬憲 )相亞。”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此二處不隸鐘鼓司,而時道有寵,與 暖殿 相亞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相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彼此接近、相鄰、地位或程度相當。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用例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相”:表示交互、彼此(《說文解字》:“相,省視也”),引申為兩者之間的關系。
  2. “亞”:通“壓”,意為次一等、接近(《爾雅·釋言》:“亞,次也”),後引申為相鄰、匹敵。

組合義:指事物或人之間位置相鄰、地位相近或性質相似。


二、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相亞:相近;匹敵。

    例:“兩峰相亞,中通一徑。”(形容山勢相鄰)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第7卷,頁512。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相亞:彼此相鄰或相當。

    例:“權勢相亞者,不可不察。”(《韓非子·内儲說下》)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頁1678。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地理相鄰

    《水經注·卷三十四》:“江水又東,巫溪水注之,二水相亞,夾岸連山。”

    釋義:巫溪水與長江相鄰而流。

  2. 地位相當

    《後漢書·窦融傳》:“河西五郡,地連形親,兵馬精強,財富相亞。”

    釋義:河西五郡的財富水平相近。

  3. 性質相似

    白居易《太湖石記》:“三山五嶽,百洞千壑,覼縷簇縮,盡在其中。百仞一拳,千裡一瞬,坐而得之,此所以為公適意之用也。常與石相亞。”

    釋義:賞石之趣與自然山嶽的意境相近。


四、現代引申與用法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水經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白居易集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相亞”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一、基本含義

  1. 相近似;相當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指事物或人在程度、水平、地位等方面接近或等同。例如:
    • 《北史·裴莊伯傳》提到“文筆與敬憲相亞”,表示兩人文采相當。
    • 明代文獻中“與暖殿相亞”形容地位相近。

二、其他解釋

  1. 相互依存、相輔相成
    部分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強調兩者互相支持、缺一不可的關系,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搜神記》《北史》等古籍原文(來源:、6)。

别人正在浏覽...

白山市白鮝罷勞報春秉燭待旦大護大器大手術動窩兒凡塵風牛馬不相及豐勻風制幹渠攻盜鈎連瓜割古剌水國仇鼓鰓行疾如飛寒民橫屍河潤河塘化腐成奇蝴蝶裝火體節風禁不起九坎戢翼良夫令約林幽馬蹄袖沒石飲羽末梢頭南庫年高德劭敲山震虎峭刑訖竟齊列青霓慶祚榮冀三素雲似若骕騻爣朗天跸魏堤違式文章卧佛寺握符無時相輪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