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置;陳設。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供設飲食,候視疢疾,所以緻養也。”《北史·尒朱文略傳》:“嘗邀 平秦 、 武興 、 汝南 諸王至宅,供設奢麗,各有贈賄。”
“供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設置或陳設,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指在特定場合布置、陳列物品或儀式,常見于祭祀、宴請等場景。例如在祭祀時擺放祭品,或在宴會中布置陳設()。
古籍出處
最早見于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天地之行》:“供設飲食,候視疢疾,所以緻養也。”意為通過布置飲食、關懷病痛來體現對他人的照料()。
使用場景
讀音與詞性
總結來說,“供設”一詞既有傳統禮儀中的莊重含義,也可延伸到日常或專業領域的布置行為,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供設》意為向神靈或祖先獻供品,以表達敬意或祈求保佑。
《供設》的筆畫數為9畫,由“共”部和“攵”部組成。
《供設》是以“共”作為聲旁,表示獻給神靈或祖先的意思;“攵”又稱為“攴”,是一個多刀頭的手,表示動作。
《供設》的繁體字為「供設」。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供設的寫法與現代相同。
1. 他每個月都會去廟裡供設香燭。
2. 他祈求神靈保佑,決定供設一些水果。
供奉、供品、供養、設立、設備
獻供、祭祀、祭奠
收回、索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