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擅便的意思、擅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擅便的解釋

自作主張。 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近日邊臣 張守珪 解送失機番将 安祿山 ,例該斬首,未敢擅便,押來請旨。”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二折:“這的是俺的地面,你怎敢擅便到此那?”《醒世恒言·劉小官雌雄兄弟》:“ 劉媽媽 道:‘何不就同他來家?’ 劉方 道:‘未曾禀過爹媽,怎敢擅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擅便(shàn biàn)是古漢語中的複合動詞,指未經許可而自行決定行事,強調行為的主觀專斷性。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層:

  1. “擅” 表示獨斷專行、超越權限;
  2. “便” 指因利乘便、自作主張。

    合義即“為圖便利而越權行事”,含明顯貶義,多用于批評或警示語境。


一、詞義解析與古籍例證

  1. 行為越權性

    指未獲授權卻擅自行動,違背規則或上位者意志。

    例《資治通鑒·唐紀》:“諸将鹹曰:‘……不敢擅便。’”

    (将領們均表示不敢擅自行動)

  2. 主觀便利性

    強調行為人為求方便而主動選擇越權,隱含投機性。

    例《朱子語類》卷十三:“不可隻道我不耐煩,便擅便做去。”

    (不可因個人不耐而擅自行動)


二、近義詞辨析


三、語義演變

該詞盛行于宋明文獻,清代漸少用,現代漢語中被“擅自”“私自”取代,但仍保留于仿古語境或學術讨論中。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3. 《資治通鑒》,司馬光,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朱子語類》,黎靖德編,中華書局,1986年.

網絡擴展解釋

“擅便”是一個漢語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自作主張、未經允許行事,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戲曲中。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結構

三、典型用例

該詞多見于元代戲曲和古典小說,例如:

  1. 元·白樸《梧桐雨》中:“例該斬首,未敢擅便,押來請旨。”
  2. 元·高文秀《諕範叔》中:“還有一事,未敢擅便,特此禀知。”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擅便”已較少使用,其含義可由“擅自”“自作主張”等詞替代。但在引用古文或仿古語境時仍可能出現。

提示:若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4、5中的具體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百足之蟲寶瑞卑宮菲食碑亭别有風味鷩鳥閉堂璧友伯雅塵音傳刍春貌錯念大盈賦銀該搭杠毂岡陀感激士公仆鳏處官邪鬼窟鼓足漢國還手戛羹戛納見遺吉丁當接替精娴進選酒翁苦車洛成芒果彌兵母家拈掇噴火偏房曲言繞騰肉裡刺如虎添翼撒歡散火三素雲身外事石磶水港肆睇松文亭佐桐棺推擢無翼蝦什螞熙來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