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薷的意思、香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薷的解釋

一年生或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莖和葉可以提取芳香油。全草入藥。 宋 趙叔向 《肯綮錄·香薷》:“藥有所謂香薷者,薷字不見于《篇韻》,獨《本艸》音柔,今人多不識此字,北人呼為香茸,南人呼香蕕,其實皆音譌耳。”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香薷》:“香薷有野生,有家蒔。中州人三月種之,呼為香菜,以充蔬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香薷(學名:Mosla chinensis)是唇形科香薷屬的一種草本植物,具有藥用和生态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
    香薷為直立草本,莖呈鈍四棱形,多分枝,常呈麥稈黃色或紫褐色。葉片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疏鋸齒,表面密被白色茸毛。花期7-10月,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冠淡紫色,花藥紫黑色,果實為小堅果。

  2. 分布與生長環境
    廣泛分布于遼甯、河北、山東、江蘇、四川等地,常見于山坡、荒地、河岸等濕潤環境,海拔可達3400米。


二、藥用價值

  1. 功效與主治
    香薷全草入藥,性辛、微溫,歸肺、胃經,主要有以下作用:

    • 發汗解表:治療暑濕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如“香薷飲”方劑)。
    • 化濕和中:緩解腹痛吐瀉、水腫等症。
    • 利水消腫:用于小便不利、腳氣浮腫。
  2. 使用禁忌
    表虛有汗及暑熱證患者忌用,因辛溫發汗力強,可能加重症狀。


三、其他用途

四、名稱與别名

又稱“香絨”“石香茅”“蜜蜂草”等,拼音為xiāng rú。

總結來看,香薷既是傳統中藥材,又是兼具觀賞和經濟價值的植物。具體用藥需遵醫囑,更多信息可參考《中藥大辭典》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香薷的意思

《香薷》是一個詞語,它指的是一種植物。香薷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濃郁的香氣。它屬于科名為薄荷科的植物,也被稱為“香草”或“香薰植物”。

部首和筆畫

香薷的部首是艸(草字頭),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香薷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香”指的是芳香的味道,“薷”是薷草的意思。繁體字中的香薷為「香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古代的香薷字形為「香義」,光緒字典記載為「香薷」。這些字形在不同時期可能略有差異,但都指代相同的植物。

例句

1. 他種了一些香薷在花園裡,讓整個花園都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2. 這種香薷可以用來制作香水和芳香劑。
3. 香薷具有鎮定和放松身心*********,可以被用于芳香療法。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1. 組詞:香薷茶(用香薷制作的茶)、香薷油(從香薷中提取的精油)。
2. 近義詞:薄荷、薄荷薰衣草(與香薷類似的植物,也具有香氣)。
3. 反義詞:臭息草(具有刺鼻氣味的植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