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寝訛的意思、寝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寝訛的解釋

《詩·小雅·無羊》:“爾羊來思,其角濈濈;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寝或訛。”後以“寝訛”指牛羊的卧息與活動。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爾牛時寝訛,我僕或歌咢。” 明 劉基 《送海甯尹知州之官序》:“夫牧也者,受人之牛羊而牧之,必為之豐其草水,適其寝訛,去其瘯蠡,驅其豺狼,然後物生,遂而牧之道得矣。” 清 王士禛 《戴嵩<牛圖>》詩:“一頭摩角一頭齕,寝訛有态何其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寝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詞義來源

“寝訛”出自《詩經·小雅·無羊》中的詩句:“或降于阿,或飲于池,或寝或訛”,原指牛羊的卧息(寝)與活動(訛)兩種狀态。後引申為描述牲畜的日常行為。

2.字義分解

3.文獻引用

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常用于描繪田園牧歌場景。例如:

4.使用場景

“寝訛”屬于書面語,多用于詩詞或古文,現代日常語境中較少出現。其核心意義在于通過動靜對比,表現自然生靈的和諧狀态。

“寝訛”是并列結構的合成詞,通過“寝”(靜)與“訛”(動)的對比,概括牛羊等牲畜的生活狀态,常見于古典文學對田園生活的描寫。如需更深入考據,可參考《詩經》原文及漢典等古籍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寝訛的意思

寝訛是一個中文詞彙,它指的是在睡眠中發生一些錯覺或幻覺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寝訛的拆分部首是宀和言,它的總筆畫數目是10。

來源和繁體

寝訛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在現代中文中很少使用。繁體字形式為「寢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寝訛這個詞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昨晚我夢到自己在海底漫步,這是一次很奇特的寝訛體驗。

2. 他經常發生寝訛,以緻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很疲倦。

組詞

寝訛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近義詞

近義詞為寝惑、寝幻。

反義詞

反義詞為清醒、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