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事的意思、象事的详细解释
象事的解释
(1).谓想象事情。《易·繫辞下》:“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韩康伯 注:“观其象事则知制器之方。”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上下文变换虚字例》:“变化有为,故象事知器;吉事有祥,故占事知来。”
(2).即指事。“六书”之一,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颜师古 注:“象事,即指事也。”参见“ 指事 ”。
词语分解
- 象的解释 象 à 哺乳动物,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形状,样子:形象。景象。气象。现象。
- 事的解释 事 ì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办法:光着急也
专业解析
“象事”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古雅或专业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汉字构形学和古代文献角度进行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
指汉字六书之一的“指事”造字法:
- 本义: “象事”最核心、最权威的含义是指汉字传统的“六书”(六种造字方法)之一,即“指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定义为:“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它指的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注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抽象概念或事物位置的造字方法。
- 解释: 这类字不是描绘具体物体的外形(象形),而是通过符号象征性地“指示”出意义。例如:
- “上”(古文字作“丄”)和“下”(古文字作“丅”):用一横线(代表基准)和在其上或下的短横/点(指示符号)表示方位概念。
- “刃”:在“刀”字(象形字)的刀刃处加一点,指示“刀刃”所在。
- “本”:在“木”(象形字)的根部加一横或点,指示“根本”之意。
- 来源依据: 此释义源自中国古代文字学经典著作《说文解字》(许慎 著)及其相关研究。现代权威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罗竹风 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均收录此义项,并引《说文解字》为据。
-
泛指描绘、模拟事物情状:
- 引申义: 由“象”(模拟、象征)和“事”(事物、情状)组合,可以引申为描绘、模拟、象征事物的情况、状态或道理。这个用法相对少见,更侧重于“表现”或“象征”事物。
- 解释: 在这个意义上,“象事”接近于“状物”或“象征事物”。例如,在谈论艺术创作或符号象征时,可能会用到“象事”来形容对事物情态的模拟表达。
- 来源依据: 此义项在《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中有所收录,是对“象”和“事”二字本义的组合引申。其使用可见于部分古代文献或现代学术论述中。
“象事”一词的权威解释首要聚焦于汉字构形学,特指“六书”之一的“指事”造字法,即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注指示符号来表示抽象概念或位置关系(如“上”、“下”、“刃”、“本”)。其次,它可引申为描绘、模拟事物情状的含义,但此用法相对次要且应用范围较窄。理解“象事”的关键在于其与汉字起源和构造理论的紧密联系。
网络扩展解释
“象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文献或使用场景区分:
一、《易经》中的哲学概念
源于《易·繫辞下》的“象事知器”,指通过观察事物表象(象)来理解其内在规律或器物原理。例如通过自然现象推测气候变化,或从社会现象分析发展趋势。此用法强调认知方法论,即“观察现象以推本质”。
二、汉字六书中的造字法
在文字学中,“象事”是传统“六书”之一,即现代所说的指事造字法。其特点为:
- 用抽象符号(如“一、二、三”)或象形符号+标记(如“刃”在刀口加点)表意;
- 区别于象形(具体事物)、会意(组合表意),属于早期汉字构形方式。
注意:现代语言使用中,“象事”作为成语表示“事物相似”的用法较少见(参考),更常见的是上述两种学术性含义。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专业领域进一步确认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拔钉钱敝衣枵腹宸笔成器打定当官敌日都契锻脩崿崝梵衲泛云雰雰酆城剑干冒公们俩呱呱寡汉归复厚福坏颓潢池弄兵嗟痛纠戮睊怒拘愞拒却狙伺困摧鹿角霜论草沦殁麦秀猫虎魔术摹状乃诚排档频谱畦封歧互秋闱企喻歌羣后壤歌撒娄蛇蜴石窌耍子树瘢四仲踏蹄天畔帖妥頽阤五魁下黑夏侯妓衣謏言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