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世界語的意思、世界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世界語的解釋

[Esperanto] 指1887年波蘭人柴門霍夫(Ludwig Lazarus Zamenhof)創造的國際輔助語,語法比較簡單

詳細解釋

以印歐語系的語言為基礎的國際輔助語。語法簡單,便于學習,有利國際交往。方案較多,今所通行的世界語為1887年 波蘭 柴門霍夫 所創。 巴金 《探索集·世界語》:“我究竟在什麼時候開始學習世界語,我自己也講不清楚。”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世界語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世界語(Esperanto)是由波蘭眼科醫生路德維克·紮門霍夫(L.L. Zamenhof)于1887年創立的人造國際輔助語言,其名稱源自拉丁語“speranto”,意為“希望者”。該語言以中立性、邏輯性和易學性為核心設計原則,旨在消除民族語言隔閡,促進國際平等交流。

從語言結構分析,世界語詞彙主體源自印歐語系,約75%的詞彙源于拉丁語、日耳曼語和斯拉夫語族,例如“ami”(愛)與法語“aimer”同源,“dankon”(感謝)與德語“danken”相關。其語法體系高度規則,僅包含16條基礎語法條例,例如名詞統一以“-o”結尾,形容詞以“-a”結尾,動詞時态通過固定詞綴實現,如“-is”表過去時,“-as”表現在時,“-os”表将來時。

根據《國際世界語協會》統計,目前全球約200萬使用者分布于120個國家,其中中國自20世紀初引入該語言,1982年經教育部批準将世界語納入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科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54年通過決議承認其促進文化交流的作用,并多次主辦國際世界語大會。

權威語言學研究指出,世界語的字母系統采用28個拉丁字母,其中6個帶變音符號字母(如ĉ、ĝ、ĥ、ĵ、ŝ、ŭ)獨立成符,确保發音與書寫一一對應。這種設計顯著降低了學習難度,研究表明以英語為母語者掌握基礎世界語僅需150小時,相當于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的A2水平。

(參考文獻: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語言學卷》;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國際世界語協會官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事務公報)

網絡擴展解釋

世界語(Esperanto)是由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博士(Ludwig Lazarus Zamenhof)于1887年創立的一種國際輔助語言,旨在消除國際交往中的語言障礙,促進全球交流與和平。以下是詳細解析:

1.起源與目的

2.語言特點

3.應用與現狀

4.文化意義

世界語被視為“國際普通話”,象征人類對和平共處的追求。柴門霍夫的理念影響深遠,7月26日被定為“世界語日”以紀念其誕生。

如需更深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國際世界語協會的官方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飯青刍白水真人暴風驟雨逩迸駁駿不耐煩裁并觇覩昌門廠獄讒逐除用刺斷蹙鞠大猩猩疊羅漢跌退法定人數犯舌覆盆難照概視高山流水盥濯河山鹄衣介言鸠募科案吭嗓扣子狂谲爛紅老更龍羹緑袍明眎撓酒牛拉搭樸野皮弁乾綱七高八低奇離慶削輕言軟語軟骨入股森張設用試本適變識别水浴謄録所天憂推列痏疥未詳物腐蟲生鄉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