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所向披靡 ”。
“所向皆靡”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東觀漢記》原文或權威詞典。
《所向皆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所向無敵、無人能敵。它形容自己的力量或者行動無人能夠抵擋或者阻擋。
《所向皆靡》這個詞可以分解成四個部分:所、向、皆、靡。
「所」是由才字旁和手字旁組成,總共5畫。
「向」是由攴字旁和口字旁組成,總共6畫。
「皆」是由白字旁和⿂字旁組成,總共12畫。
「靡」是由革字旁和米字旁組成,總共革字旁有6畫,米字旁有6畫。
《所向皆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後漢書·鮑信傳》中。鮑信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領,他在戰場上極其勇猛,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所向皆靡》的繁體字為「所向皆靡」,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規範中,「所向皆靡」的「所」字可以寫作「所」,「向」字可以寫作「曏」或「向」,「皆」字可以寫作「皆」或「皀」,「靡」字可以寫作「靡」或「弭」。
1. 他的領導能力和魅力使得他在團隊中所向皆靡。
2. 這支軍隊的實力強大,他們進攻時所向皆靡。
1. 國士無雙:形容某個人在一定領域内才能超群,無人能比。
2. 殺氣騰騰:形容氣勢兇猛,充滿殺機的樣子。
3. 一往無前:形容堅定自信,毫不猶豫地向前進取。
1. 手到擒來:意為手一伸就能夠抓到,形容易如反掌。
2. 勢如破竹:形容進展迅猛,所向披靡。
3. 勢不可擋:形容力量強大,無人能夠抵擋。
1. 勢單力薄:意為力量和實力都很薄弱,面對困難無法應對。
2. 勢兩敗俱傷:形容雙方力量相當,都會受到損傷。
3. 勢如破麥:形容進展困難,無力推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