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響徹雲霄 ”。
響徹雲表(xiǎng chè yún biǎo)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聲音極其嘹亮高亢,直沖雲霄,穿透雲層。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指聲音、聲響,強調聲音的傳播性與穿透力。
意為“通達、穿透”,如《說文解字》釋“徹,通也”,體現聲音無阻隔傳遞的狀态。
“雲”指高空雲層,“表”為頂端之意,“雲表”合指雲霄之上,如《漢語大詞典》釋“雲表”為“雲外,高空”。
整體釋義:
聲音洪亮悠揚,直沖雲天,形容聲響穿透力極強,傳播至極高遠之處。多用于贊美歌聲、樂聲或號角聲的震撼力,亦可喻指聲勢浩大、影響深遠。
例證:
“慶典上的鐘聲莊嚴磅礴,響徹雲表,回蕩在整個山谷間。”
此成語化用自古典文學中對聲音的誇張描寫,如《列子·湯問》中“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以“遏雲”(阻停行雲)類比“徹雲”之穿透力。後世文人多沿用此類意象,如唐代李賀《李憑箜篌引》中“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以通感手法表現樂聲穿透天際的意境。
釋“響徹雲表”為“形容聲音嘹亮,高入雲霄”,收錄于第12卷第108頁。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标注為“形容聲音非常響亮,直沖雲霄”,見于第1472頁。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
考其演變源于“響遏行雲”,強調聲音穿透雲層的動态意象。
(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響徹雲表”以誇張手法描繪聲音的磅礴氣勢,既具文學感染力,亦承載傳統文化中對“天人感應”的審美想象,其權威釋義可溯至主流漢語工具書及古典文獻用例。
“響徹雲表”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聲音極其響亮,仿佛能穿透雲層直達高空,常與“響徹雲霄”同義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如、5)。
白漢稻扳障寶命賓墀賓門琩珫程門飛雪穿執翠車當兔大群港埠圭表詭伏詭圖滈池黑燈瞎火畫債或是僵蠶交袵交訟交查竟天近密進賢退佞九泉之下康塗刻盭羅緻能人泥首澎脹骞翮栖地切齒痛心衾簟軟厮禁沈寥仕版史諜庶揆四譯館肅靜田巴天梁通藉銅駝偷摸韈袴枉費唇舌無慮無事哏詳悉祥芝限列銷金紙黠彊挾山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