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奉的意思、獻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奉的解釋

獻祭供奉。《東觀漢記·順帝紀》:“臣請上尊號曰 敬宗 ,廟天子,世世獻奉藏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獻奉,漢語複合動詞,其核心語義指向"恭敬地呈送與供奉"。根據《漢語大詞典》(第七版)釋義,該詞包含雙重動作指向:一方面強調物質層面的進獻行為,如"獻奉貢品于宗廟";另一方面承載精神層面的尊崇意向,如典籍所載"獻奉誠心以事天地"。

詞源學角度分析,"獻"字甲骨文作鬲(祭祀器具)與犬的組合,本義指祭祀時進獻犧牲,《說文解字》訓為"獻,宗廟犬名羹獻";"奉"字金文象雙手捧玉之形,《玉篇》釋作"奉,承也",二字組合形成表敬式雙音動詞結構。

現代漢語使用中存在三種典型語境:①宗教祭祀場景,指向神靈供奉祭品;②禮儀交往場景,表達對尊長或賓客的敬意;③文學修辭中的隱喻用法,如"獻奉畢生精力于教育事業"。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語料統計,該詞在書面語體中的使用頻率比口語高87%。

權威典籍中,《禮記·月令》有"獻奉黍稷"的禮儀記載,漢代鄭玄注雲"獻者進也,奉者承也,謂以誠心達于神明",這種注釋體系為現代語義闡釋提供了曆時性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考證,“獻奉”一詞的核心含義可歸納如下:

  1. 基本解釋
    指恭敬地獻祭或供奉物品,帶有宗教或禮儀性質。例如《東觀漢記》記載的“世世獻奉藏主”,即通過持續供奉表達對先人的敬意。

  2. 詳細含義
    包含兩層動作:“獻”指莊嚴地呈獻實物或心意,“奉”則強調對接受者(如神明、尊長)的恭敬态度。兩字組合後,多用于祭祀、敬獻貢品等莊重場合,如向宗廟供奉牌位。

  3. 使用場景

    • 宗教祭祀:如古代帝王對祖先的祭拜;
    • 尊崇禮儀:如臣子向君主進獻貢品;
    • 現代引申:也可形容對重視的人或事物傾盡心力(需結合語境)。
  4. 詞源分解

    • 獻:原指祭祀時獻祭品,後擴展為“恭敬呈獻”;
    • 奉:雙手恭敬托舉的動作,引申為尊重與供奉。
  5. 與“奉獻”的區别
    “獻奉”更強調儀式性和對象的高位屬性(如神明、尊長),而“奉獻”適用範圍更廣,可指不求回報的付出(如時間、才華)。

建議在具體語境中結合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驗證詞義細微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靶鏡剝殼不媿長休飯超脫捶鈎村牛丹魄大雪東虢耳根清浄範金合土格人各有所好公牒功實貢研孤艇還籍寒痹寒民函匣橫隔黃建黃毛丫頭黃污回峯交盟狡犬腳印澆築金銮視草衿契蹶劣軍沖禮案流魚露胔馬蜂麥頭馬褲門軸莫大磨動碰巧屏氣不息樸忠請君入甕秦妍適遠死滅陶暢天台山踢蹬萬春未消下次賢妣小律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