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李陽冰 《〈草堂集〉序》:“﹝帝﹞謂曰:‘卿是布衣,名為朕知,非素蓄道義,何以及此?’置於 金鑾殿 ,出入翰林中,問以國政,潛草詔誥,人無知者。”後以“金鑾視草”形容詞臣受帝王寵幸。 宋 王之道 《青玉案·送無為守張文伯還朝》詞:“柏臺冠豸, 金鑾 視草,便作 商巖 雨。”
“金銮視草”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該成語形容文臣受到帝王重用或寵幸,常指代皇帝身邊的詞臣參與起草诏書、處理國政等重要事務。其核心意象是“在金銮殿中為帝王草拟诏書”,凸顯君臣間的信任關系。
出自唐代李陽冰為李白《草堂集》所作的序言。文中記載唐玄宗曾對李白說:“卿是布衣,名為朕知,非素蓄道義,何以及此?”隨後将李白安置于金銮殿,命其參與國政、秘密起草诏書(“潛草诏诰,人無知者”)。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帝王親自視察民情”,但此說法與主流文獻記載不符,可能為誤傳。建議以唐代典故及權威詞典釋義為準。
《金銮視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皇帝坐着黃金銮座觀看草木繁茂的景象,現多用于描述皇室或重要人物觀賞田園風光的場景。
根據漢字構造系統,我們可以将《金銮視草》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筆畫:
《金銮視草》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金鑾視草」。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變體和書寫風格。
以下是使用《金銮視草》這個詞的例句:
1. 皇上登上金銮視草,欣賞着美麗的鄉村風光。
2. 那位貴妃被特許登上金銮視草,眺望着遠方的蒼翠山水。
與《金銮視草》相近意義的詞語有:
1. 禦花園:指皇帝所修建或居住的花園。
2. 觀景台:供人觀賞景色的高台建築。
與《金銮視草》意義相近的詞語有:
1. 金碧輝煌:形容富麗堂皇、華美壯觀的樣子。
2. 美景如畫:形容景色優美、如同畫作一般。
與《金銮視草》意義相反的詞語有:
1. 荒原凄涼:形容景色荒涼、一片荒蕪。
2. 茫無邊際:形容無盡無垠,沒有景色可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