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請君入甕的意思、請君入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請君入甕的解釋

[try what you have devised against others] 成語,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

寶琴笑道:“請君入甕”。——《紅樓夢》

詳細解釋

見“ 請君入甕 ”。


《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引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周興》:“ 唐 秋官侍郎 周興 ,與 來俊臣 對推事。 俊臣 别奉進止鞫 興 , 興 不之知也。及同食,謂 興 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 興 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 興 曰:‘有内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 興 惶恐叩頭,鹹即款伏。”後用“請君入甕”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當掬 西江 之水,為爾湔腸;即燒東壁之牀,請君入甕。”亦作“ 請君入甕 ”。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仁人們或者要問:那麼,我們竟不要‘費厄潑賴’麼?我可以立刻回答:當然是要的,然而尚早。這就是‘請君入甕’法。” 茅盾 《子夜》八:“他向來是慣叫農民來鑽他的圈套的,真不料這回是演了一套‘請君入甕’的把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請君入甕”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含義為“邀請對方進入甕中”,實際指用某人自己的方法反過來對付其本人,常比喻設局誘使對方落入圈套,使其自食其果。該成語源自唐代酷吏來俊臣的典故。

據《資治通鑒·唐紀》記載,武則天時期,來俊臣奉命審訊周興。因周興本人擅長酷刑,來俊臣便假意請教“如何讓囚犯招供”,周興建議“将人放入甕中炙烤”,來俊臣隨即命人準備火甕,對周興說:“請君入此甕。”周興驚恐認罪。此故事生動體現了成語“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核心邏輯。

在用法上,該成語多含貶義,強調計謀的針對性,例如:“他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最終被對手請君入甕,曝光了所有證據。”現代語境中,其適用範圍擴展至商業競争、法律博弈等領域,警示人們勿用不正當手段行事。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成語源流大辭典》(2003年)
  2. 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請君入甕”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請您進入大甕”,比喻用某人設計陷害他人的方法反過來整治他自己,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核心在于通過對方慣用的手段使其自食其果,常用于描述策略性反擊或揭露陰謀的情形。

二、曆史典故
典故出自唐代酷吏周興與來俊臣的故事。據《資治通鑒》記載,周興曾用“火烤大甕”逼供犯人,後因涉嫌謀反被來俊臣審訊。來俊臣問周興:“如何讓不認罪的囚犯招供?”周興得意地描述此法,來俊臣遂說:“請兄入此甕!”周興當場認罪。這一戲劇性事件成為成語的直接來源。

三、用法與延伸

四、文化啟示
成語不僅展現古代政治鬥争的智慧,更警醒世人“害人終害己”的哲理。其故事性和警示意義使其在文學、戲劇等領域被廣泛引用,成為中華文化中“策略反制”的經典符號。

别人正在浏覽...

扮故事比天高不減步雪履穿草科伧儜辍辍賜予當事人啖說點鬢攧竹鬥霜傲雪多米諾理論方頭風中燈富貴富愈逛逸股肱規弼珪璋鼓子船還來賀份荒颣還願心華蚤回味無窮簡碼駕天記點祭東盡收眼底極惡不赦巨人長德蘭夜靈錢流英履蹈奶媪噴振芘乘品茗貧破潑火雨裒覽棄除清辯青尊日久歲長撒奸三怨生號湯镬貪聲條幾顯善心慈面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