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樵婦的意思、樵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樵婦的解釋

打柴的婦女。《舊唐書·陸贽傳》:“穡夫樵婦,罄作俘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樵婦是漢語中對“以砍柴為生的婦女”的特定稱謂,該詞由“樵”和“婦”兩個語素複合而成,具有明确的社會分工指向性和性别特征。其核心釋義與文化内涵如下:

一、詞彙釋義

  1. 基本定義

    “樵”指砍伐木柴的行為或從事此業者(《漢語大詞典》第4卷,第1289頁),“婦”即成年女性。樵婦特指從事山林砍柴、拾柴工作的女性勞動者,常見于傳統農耕社會。其勞作内容包含伐木、捆柴、運柴等體力勞動,是古代底層女性維持生計的重要職業之一。

  2. 社會語境特征

    該詞隱含着三重社會屬性:

    • 階層屬性:多指向貧困家庭的勞動婦女(《中國古代社會史》第三章);
    • 地域屬性:多見于山林資源豐富的鄉村地區;
    • 性别分工:在“男耕女織”傳統下,樵婦是女性突破家庭空間參與野外生産的特殊職業形态(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語料庫)。

二、構詞與語義演變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明确定義為:“上山砍柴的婦女”(1997年版第6冊,第153頁);

  2. 《中國風俗通史》(上海文藝出版社)

    記載清代閩浙山區“婦女執斧入山斫薪,日擔百斤鬻于市”(2001年版,第317頁);

  3. 《詩經·豳風》鄭玄箋注

    雖未直用“樵婦”,但“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的采桑場景,可視作早期農婦野外勞作的文學原型(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文化符號意義

該詞承載着三重文化記憶:

學術引用建議:需擴展考據時可參閱《漢語稱謂大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職業稱謂分類卷,或檢索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 數據庫中的曆代筆記小說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樵婦”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含義和用法:

  1. 字面含義
    指以砍柴為生的婦女,拼音為qiáo fù。該詞由“樵”(砍柴)和“婦”(女性)組成,字面理解為從事打柴勞作的女性,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描述傳統農耕社會生活的語境中。

  2. 文獻例證
    在《舊唐書·陸贽傳》中記載:“穡夫樵婦,罄作俘囚。”此句以“樵婦”與“穡夫”(農夫)并列,強調戰亂時期普通勞動者的苦難境遇。

  3. 比喻引申
    部分資料提到,“樵婦”可作為成語使用,比喻女性具備獨立、勤勞、堅韌的品質。例如,形容女性在困境中不畏艱辛、自力更生的精神。但需注意,此用法更多屬于現代文化中的引申解讀,傳統文獻中未明确記載其成語屬性。

  4. 使用場景

    • 在文學作品中,多用于刻畫傳統女性形象或烘托鄉土氛圍。
    • 現代語境下,可借以贊美女性堅韌不拔的品格。
  5. 補充說明
    該詞與“樵夫”對應,但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特定曆史或文學描述中。

别人正在浏覽...

八字帆藏弓烹狗嘲嗤扯淡陳聞吹散敦脄訛以傳訛鳳邸瘋話脯肉高靈官稱孤立無援好約何察哄慫歡噪華夏锪孔蹇浐堅如盤石僬僚羁寒禁樓酒望子絶惡均拉鞠子尻門子控送拉齊套雷逝麟服臨界臨攝柳亸莺嬌盟器明幽南子佞幸蓬塵平翅籤押房七宮輕慢人中骐骥山颠傷枯舍藏紳帶深密十韋邰妃托囑無面馎饦烏塗五铢錢遐曆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