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一而終的意思、從一而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一而終的解釋

[be faithful to husband till death] 舊指一個女子終身隻嫁一個丈夫,丈夫死了也不再嫁人

婦人貞吉,從一而終。——《易·恒》

詳細解釋

(1).謂一女不事二夫,夫死不得再嫁。《易·恒》:“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钗钿》:“婦人之義,從一而終;婚姻論財,夷虜之道。” 李文元 《婚事》:“亘古以來,女子嫁夫都是憑的三媒六證的從一而終。”亦省作“ 從一 ”。 清 方文 《張季昭妻妾死節詩以旌之》:“芳洲窈窕人從一,秋水澄泓死必雙。”

(2).比喻忠臣不事二主。《洪秀全演義》第二二回:“隻惟君臣大義,從一而終,弟雖愚昧,不敢不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從一而終”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本義與起源
    該詞最早出自《周易·恒》的“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原指封建禮教對女性的束縛,要求女性一生隻能嫁一個丈夫,即使丈夫去世也不得再嫁。

  2. 引申含義
    後引申為用情專一、忠誠不渝,例如形容人對信仰、事業或情感的專注堅持,如“忠臣不事二主”。現代語境中也可用于表達對事物或原則的堅守。

  3. 用法與示例

    • 古代用法:多含封建色彩,如《兒女英雄傳》中批判男女不平等:“怎的女子就該從一而終,男子便許大妻大妾?”。
    • 現代用法:可中性或褒義,如“他對音樂的熱愛從一而終”。
  4. 近義與反義詞

    • 近義詞:一女不事二夫、始終如一、至死不渝。
    • 反義詞:朝秦暮楚、别抱琵琶。
  5. 現代視角
    該詞帶有曆史局限性,原義反映性别不平等,現代使用時需注意語境。如今更多用于強調專一态度,而非強制約束。

從一而終既有特定曆史背景下的封建含義,也有廣義的忠誠與堅持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一而終

從一而終是一個成語,表示一個人始終堅守着一種信念或堅持做一件事情直到最後。它強調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從一而終的拆分部首為從和終,其中從的部首是人字旁,終的部首是纟。從一而終一共有12畫。

來源

從一而終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在這個故事中,主父列是一個忠誠的武将,他在對抗敵人的戰鬥中全力以赴,并堅決保護自己的君主。後來,他受到誣陷被************,他選擇忠于自己的信念而堅決執行死刑,從而體現了從一而終的精神。

繁體

從一而終(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從一而終”這個成語的寫法和現代相比有所變化,具體的變化形式和發展演變請參考相關學術研究資料。

例句

他對于音樂的熱愛從一而終,無論困難和挑戰,他都不會放棄。

組詞

始終如一、堅持不懈、毅然決然

近義詞

堅持到底、忠誠不渝、始終如一

反義詞

半途而廢、背信棄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