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遺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而稱為黑陶文化。又因其最早發現于 山東 濟南 附近的 龍山鎮 ,故也稱龍山文化。
黑陶文化是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文化類型,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釋:
1. 定義與别稱 黑陶文化因出土器物以黑亮陶器為典型特征而得名,最早發現于山東濟南龍山鎮(今章丘區),故又稱龍山文化。其年代距今約4350—3950年,晚于仰韶文化,屬于銅石并用時代。
2.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遊地區,包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東海岸一帶也有分布。
3. 工藝特征
4. 曆史地位 黑陶文化代表中國制陶技術的巅峰,其器物從生活用品逐漸演變為藝術品。1928年由考古學家吳金鼎首次在城子崖遺址發掘确認,成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的重要依據。
擴展說明:該文化與仰韶文化存在顯著差異,兩者共同構成黃河流域史前文明的雙重脈絡。黑陶的輕薄特性雖提升了藝術價值,但也導緻其逐漸退出日常使用。
黑陶文化是指以黑色陶器為代表的一種特定的陶器制作和使用文化。這種文化的拆分部首是“黑”和“陶”,其中“黑”的部首是“黑”,“陶”的部首是“阝”。
黑陶文化的來源可追溯到中國上古時期,主要繁盛于漢族聚居的地區。黑陶文化以其獨特的制作工藝與裝飾形式而聞名,展現了古代漢民族的智慧和藝術才華。繁體字中,“黑”和“陶”分别是「黑」和「陶」。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黑”字的構造有所不同,它的上半部分有一個扁平的橫折,下半部分有兩個橫折,使得字形更加複雜。而“陶”字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以下是對“黑陶文化”這個詞的例句:
1. 我們參觀了陶藝博物館,了解了黑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2. 黑陶文化代表了古代漢民族的工藝技術和審美追求。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黑陶制作、黑陶藝術、黑陶傳承。
與“黑陶文化”相關的近義詞有:黑陶藝術、黑陶傳統。
而反義詞可以是其他類型的陶器文化或其他非陶器相關的文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