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副倅的意思、副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副倅的解釋

(1).附添的供品。《後漢書·祭祀志下》:“凡牲用十八太牢,皆有副倅。”

(2).卿大夫之子。《宋書·百官志下》:“古者,諸侯世祿,卿大夫之子即為副倅,謂之國子。天子諸侯子有庶子之官,以掌教之, 秦 因其名也。”

(3).妾。《左傳·昭公十一年》“ 僖子 使助 薳氏 之簉” 晉 杜預 注:“簉,副倅也。” 楊伯峻 注:“簉,即妾,後人稱妾為簉室,即本於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副倅(fù cuì)

釋義

古代漢語複合詞,指輔助主官的副職或屬官,多用于宋代職官制度。

  1. 副職:指正職官員的輔助職位,如州郡副守、通判等。
    • 例:《宋史·職官志》載:“諸州通判,掌倅貳郡政。”其中“倅”即副職之意。
  2. 屬官統稱:泛指地方行政機構中的副手及僚屬。
    • 例:宋代文獻中“州倅”常指知州的副職,如通判、别駕等。

詞源考據

文獻例證

  1. 《宋史·職官志七》:

    “府、州、軍、監各置通判,職掌倅貳民事。”

    • 通判為知府、知州的副倅,負責監察與協理政務。
  2.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六十七:

    “州郡倅職,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籤。”

    • 說明副倅(通判)與主官共同署理政務的職權。

同義詞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收錄“副倅”詞條,釋義為“副職;佐貳官”。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釋“倅”為“副,輔佐”,引《周禮》注及宋代職官用例。
  3. 《宋史·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詳載宋代地方副倅官職設置及職能。

(注:因古籍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出版物;現代詞典可參考商務印書館線上版:www.cp.com.cn,但具體詞條需查閱實體書或訂閱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副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附添的供品

指祭祀時在主要供品(如太牢)之外附加的祭品。
引證:《後漢書·祭祀志下》提到“凡牲用十八太牢,皆有副倅”,表明祭祀儀式中主祭品與副祭品的搭配使用。


二、卿大夫之子

指西周時期卿大夫的嫡子或庶子,屬于貴族階層。
引證:《宋書·百官志下》記載“卿大夫之子即為副倅,謂之國子”,說明其身份與世襲制度相關,并涉及古代教育體系中的“庶子之官”。


三、妾的别稱

作為古代對妾的委婉稱呼,常見于文獻注釋。
引證:晉代杜預注《左傳·昭公十一年》時,将“簉”解釋為“副倅”,楊伯峻進一步指出“後人稱妾為簉室”,可見這一用法源自禮制中的等級區分。


補充說明

“倅”本義為副職或輔助,如“倅馬”指副馬,“副倅”則通過引申表達從屬、次要的含義。該詞多用于先秦至漢晉文獻,現代漢語中已罕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具匠心彼衆我寡哺待蔔錢采桑暢遂沖鋒號床下安床錘鍊大王父當堂雕鹗吊兒郎當跕蹝定向培育斷言笃聖鄂棣發獎防喪返觀内照翻撲敷揚撫宥傋霿傀俄黃金颡恛恛毽兒腳傭結姻踦挐救傷絶少分甘軍管考牧老小練熟娽娽魯陽揮日暮春扭動佥同翹思青絃窮鳥期日姗謗深雠大恨牲殺沈落水雷疏條鞉鞞桃紅柳緑天醴天台山拓大萬壽無疆文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