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肅然。恭敬整饬貌。 漢 揚雄 《法言·淵骞》:“ 仲元 ,世之師也,見其貌者,肅如也。” 唐 韓愈 《中大夫陝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 中宗 時,夫人高明,遇子婦有節法,進見侍側,肅如也。” 宋 曾鞏 《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範君墓志銘》:“君聚書萬餘卷,強力篤學,為人恭遜質儉,能自修飭,門内之治,肅如也。”
“肅如”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ù rú,其核心含義為莊重、恭敬、整饬的樣子,常用來形容人的舉止态度或環境氛圍。以下是詳細解釋:
“肅如”指嚴肅、恭敬的儀态,強調對人或事物的尊重與端正态度,尤其在正式場合或面對尊長時表現出的莊重感。
總結來看,“肅如”既可用于具體人物的儀态,也可描述抽象環境的氛圍,是漢語中表達恭敬莊重的典型詞彙,常見于文學與曆史文本。
肅如,意為莊嚴、嚴肅。形容态度莊重,舉止莊嚴。
肅如的部首是⺼(肉)和女。總共有11畫。
肅如是一個古代漢字,起源較早。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由“肉”和“女”兩個部首構成。
肅如在繁體中是「肅如」。
在古代,肅如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可以将“肅”字寫作“肅”或“素”,而“如”字也可能寫作“兒”或“毛”。漢字的寫法在演變過程中存在一些差異。
1. 他肅如地站在講台前,向大家發表了一番重要的講話。
2. 這個舉止肅如的年輕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肅如方丈、肅如殿
莊重、嚴肅、肅靜
輕松、隨意、懶散
【别人正在浏覽】